返回

第三百九十二章 永恒天国,天书的灭世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二章 永恒天国,天书的灭世计划! (第2/3页)

求一脸不相信的说道。

    “我不相信当世有人能够成就金丹,你一定是在敷衍我,就算大地之母,瑶池圣母,人王伏羲,乃至尸王将臣这些人都没有超脱,摆脱命运的束缚,你又有什么能力能够摆脱命运!”

    “真意发真知,灵知也自应。三家合一家,倏尔身心定。

    虚室却生光,静中又复阳。采来勤锻炼,化就紫金霜。

    灵窍慧光生,性现尘情灭。朗朗夜明珠,无处不皎洁。

    噪性化真性,人心变道心。若非神火锻,矿里怎分金?”

    看着有几分癫狂的何有求,王钟无奈的叹息一声,淡淡的说道。

    “金者,坚刚永久不坏之物;丹者,圆满光净无亏之物。古仙借金丹之名,以喻本来圆明真灵之性也。此性在儒则名太极,在释则名圆觉,在道则名金丹。名虽分三,其实一物。儒修之则为圣,释修之则为佛,道修之则为仙。三教圣人皆以本来真性为成道之本也。愚人不知,或用五金八石煅炼成药为金丹者,非也;真性在大造炉中,经火煅炼成熟,与天地同长久,与日月同光明,岂凡世有质之物能成哉?求叔说你是修道的天才,可惜你却执念太重,否则你一定会触摸到丹道的门槛!”

    “你已经达到丹道境界?”

    “你是不是能够改变命运,一定是这样的,我发现只要和你接触过人,或多或少都改变了命运!”

    “张伯端思想端承钟、吕之学,祖述黄老,仿效《周易参同契》,著为《悟真篇》,内丹之学遂大显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之:“是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张伯端认为道、儒、释 “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但与全真北宗不同,南宗丹法,重在命功。先命后性。张伯端主张修性又修命,而且是先从修命下手,所以能出阳神,而禅法只求速成。跳过了命功,所得便落於下乘,只能出阴神。所以南之宗虽然对禅法多有所取,但比禅法更加全面。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似乎也无意建立教团。他本人就是自幼好老庄而非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你真应该好好拜读一下这本书,道术道术,以道为本,以术为末!”

    王钟有些教训的说道。

    “我求求你,帮我救救六月好不好,我们是真心相爱的!”

    何有求在王钟的眼中看到了怜悯,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拉着王钟的手哀求道。

    “求求你,你帮我救救六月好不好!他是我唯一真心爱着的女人,我们既然是注定的缘分,为什么有要生离死别,我不服!”

    “缘分有起自然有消,你和六月阴阳两隔,是你的命术,也是你们的缘分不够,为什么要强求?”

    王钟看着状若癫狂的何有求,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不服。为什么相爱的人一定要分开,我痛恨命运,我比谁都痛恨命运!所以我要改变这一切!”

    何有求一脸的痛恨。

    “有求,这么多年了。你为什么还没有放下!”

    “阴阳两隔,这是天数,谁也没有办法!”

    求叔何应求看着癫狂的何有求,有些无奈的说道。

    “王先生,你能帮我,是不是?”

    何有求看着王钟。一脸哀求的说道:

    “我看到你的《悟空传》,其中里面的一段话我特别的喜欢,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王钟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何有求,没想到何有求竟然也看过自己的《悟空传》,《悟空传》的提前诞生。是王钟为了让甄丹尼体悟出大圣拳意,所以进行了无耻的照抄!

    这本书讲述了悲剧英雄孙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对命运的抗争,作者以现代人的角度重新解读《西游记》的某些情节,通篇弥漫的是思考。另类的西游记,另类的玄幻经典。

    故事不按《西游记》中单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