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 开工厂的难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七章 开工厂的难题 (第2/3页)

型的加工制造企业,都纷纷将工厂搬迁到东南亚、印度等一些用工成本更低的地方。像王坤现在才想起来在国内建设工厂,甚至还是在自己家里建工厂,那是不是秀逗了的感觉。

    “这些你就不用管了,我只想弄个工厂,最好是容易入门的行业,这样操作起来方便,不会因为太大的技术问题阻碍工厂的发展。”

    王坤知道华夏的工业水平,如果华夏的工业水平够高,他还真就不会插手进去了,毕竟,他的主要目的虽然是为了乡亲们能够不出家门,就找到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但是,次要的原因,依然想要国家能够有更先进的工业技术。

    “工厂的技术不是没有。”李芸梦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其实,开工厂,最难的并不是技术问题,只要愿意花钱,再好的技术,那也是能买到的,但是,机器、技术工人你从哪里弄来?。”

    能让李芸梦也说不好弄的,自然是那种顶级的机器,像是华夏拥有的机器,大部分来说,在国际上都是属于二流产品,即使有部分一流或者顶级的,那也是集合了国家的力量制造出来的,就算如此,机器之中的重要零件,也都是从国外定制的。

    例如华夏的超级电脑,说是自主研发制造,但是里面有多少东西,是华夏完全掌握了技术,自主制造出来的呢?cpu大部分都是ibm或者英特尔的,就算是超级电脑所用的内存、硬盘,华夏都无法比较便宜的制造出来,一旦其他国家对华夏实行禁运政策,华夏就变成了一个空架子,技术有,软件有,什么都有,就是缺少生产机器部件的能力。

    不然李芸梦也不会说,技术什么的,很容易买到,但是机器和技术工人,就难办了,话说培养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那是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而培养一个顶级的技工,没有几十年,你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都说华夏的工人多,但是实际上,这些工人不过就算脱下了农民的外衣,进入工厂流水线作业的普通工人而已,像是七级八级技工,经过九十年代和世纪初的拜金主义,在华夏几乎看不到身影了,这也是抑制华夏工业发展的一个短板,你没有顶级技工,就别想加工那些高精密的部件。

    听到李芸梦的解释,王坤也头疼了起来,原本以为自己拥有大量的超越现实的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