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百八十六 张浚必须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八百八十六 张浚必须死 (第2/3页)

邵宏渊的狂妄自大。

    而在此之前,在戚方稳妥的军事战略之下,江南西路的贼匪可没有打败朝廷军队的迹象。

    戚方坚持的稳妥战术一直都稳稳压制着贼军,而只要时间足够,罗霄山里的贼军绝对会被困死。

    坐吃山空的道理大家谁不懂?

    可是张浚偏偏不信,偏听偏信邵宏渊的谗言,将戚方拿下,让邵宏渊主战,结果呢?

    这不就是新时代的弃廉颇不用而用赵括吗?

    张浚的行为和当年的赵王有什么不同?

    呸!祸国殃民!

    由此可见,稳妥的战术才是最适合大宋的,而急躁冒进的战术根本不适合大宋!

    张浚是大宋的罪人,他的立场也是不能帮助大宋改善处境的,朝廷的大战略出了很严重的问题,需要反思!

    大宋的总体战略需要更新迭代,不能继续下去了!

    这帮主战派根本就是一群祸国殃民想让大宋国灭亡的罪人!

    势力被打压到谷底的主和派借着这股春风,居然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因为这股风潮,很多原本支持张浚立场的官员也开始动摇,开始“反思”他们做的到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宋廷内部的路线之争隐隐有脱离既定轨道的迹象。

    尽管朝野局势如此危险,对于如何处置张浚,赵昚还在犹豫。

    朝野上下所最先达成的共识无非是将张浚罢黜,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力量正在推动着赵昚采取更加决然的措施。

    他们要求处死张浚,彻底将主战激进派打入深渊,使之不能翻身。

    这股力量的领头者是赵构。

    赵构知道江南西路剿匪战争失败之后,把赵昚喊到万寿宫,对着赵昚一顿痛斥。

    理由很简单,赵构受到过江南西路造反贼匪的威胁,非常痛恨他们,日日夜夜都在希望赵昚尽快歼灭那群贼匪,给自己出口恶气。

    结果贼匪没有解决掉,宋军倒全军覆没了。

    赵构大怒不已,逮着赵昚一顿痛斥。

    他说什么当初他就说了,就算亡国都不能再用张浚,赵昚非不听,非要用张浚。

    好,你用,我让你用,可是结果呢?

    军队全军覆没,江南西路匪患眼看着就要做大。

    怎么办?

    烂摊子谁来收拾?

    你还打算继续任用张浚?

    还能继续用他吗?

    赵构的介入让赵昚心中的紧迫感陡然增强,他意识到了某种不妙的事情走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