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十四 改造光刻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六十四 改造光刻机 (第2/3页)

类来说自然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在高精度的加工工作中,就成了瑕疵。

    所以小嫒的厉害也是依托于白一它们这些机器人的能力上,才表现出来的。

    这就跟白灵白珊它们不同,尽管白灵白珊它们在小嫒的控制下,也能够胜任一些普通人都能做的工作,但是想利用它们完成光刻机的改进,就是天方夜谭了。

    期间完成的还有银互联的银离子镀层技术,就跟铜互联的方式相差无几,只不过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时候,药剂有了不同,需要进行替换,可以说这是最容易替换的技术了。

    当杨青终于站在完工后的光刻机前面,也不禁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改进后的光刻机,体积足足扩大了一倍还多,这样的庞然大物,偏偏要用磨绣花针的手法去修配安装,始终让人轻松不起来。

    杨青费这么大的力气改造光刻机,自然不是仅仅为了生产这一种九十纳米制程的芯片,实际上要不是杨青他们设计的芯片,已经定型在了九十纳米上面,现在的光刻机的制程,立刻就能达到二十八纳米的程度。

    这已经是国产的透镜,经过小嫒精磨以后,能够达到的最细线宽了。

    理论上来说这样的透镜,经过多次曝光以后,也可以加工7纳米的芯片,但是杨青对这个兴趣并不大,他又不是手机生产企业,对于性能更强的芯片没有需求,并且就算有了7纳米的生产能力,他的芯片又不能和别人家的系统适配,未必能竞争得过人家。

    既然光刻机已经改造完毕了,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试生产一批芯片,好验证一下改造的效果。

    之前的大略试用自然是成功了,一张六英寸硅晶圆,上面只光刻一个芯片,切割封装以后,还算是成功,芯片的性能也在预计范围内。

    下面进行试生产,就是验证一下改进后的光刻机,它的生产效率还有成本。

    如果成本太高,已经比买进芯片的成本还高,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