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吴立夫的心机 (第2/3页)
点、思路表态就OK了。
更何况吴立夫不仅是大师兄,而且还是国家文物鉴定师晋级评审小组的成员。
刘德一和蔺权正在准备晋级的当口,岂敢得罪大师兄?两人在发表态的时候,把《事茗图》贬的一钱不值。
看到刘和蔺把《事茗图》贬得一无是处,吴立夫心里这个骂:玛的,过了,过了。留着它老子还有用呢。
剩下一个邱里,吴立夫并没有事先沟通,因为他想考验对方,是否跟自己一条心。一来,邱里不是杨仁开的弟子,身份上本就矮了一截;二来,吴立夫是陕中文物鉴定所的所长,而邱里是他的手下。
所以,吴立夫不信邱里看不清形势。
果然,邱里发现,当曾乙凡、古元二人鉴定《事茗图》是真迹时,吴立夫面沉似水;而其他几个人持相反观点时,吴立夫则喜形于色。
自己的顶头上司,得罪不起;事关文物鉴定师晋级,不敢得罪。
邱里的结论自然是《事茗图》为赝品。
终于轮到吴立夫出场了。
清了清嗓子,正了正衣襟,吴立夫以权威的姿态作了总结性发言。
他首先肯定了曾乙凡和古元坚持自己观点,因为这是文物鉴定师应具备的起码的职业操守;
第二肯定了纪纲等人辨别真伪的专业素养,更赞扬了他们去伪存真的高超鉴别能力。
吴立夫最后总结道:“仿画《事茗图》的画家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达到了足可以乱真的程度。其实,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唐寅的真迹目前收藏于帝都故宫。那么,外面有一幅即是赝品。
当然,尽管该幅《事茗图》并非唐寅真迹,但也不代表其不具备收藏价值,大家还是可以通过竞拍,将其珍藏起来的。”
听了吴立夫的话,场内顿时喧哗起来。
“我还以为是唐伯虎的真迹,原来是一幅赝品。”
“就是,多亏了拍卖行搞个现场鉴定,这要是在别处,我真有可能花大价钱把他买下。”
……
各路大亨的纷纷议论,让吴立夫嘴角上扬。
“吴大师,这幅仿品是什么年代的能肯定吗?刚才几位鉴定师好像并没确定其年代。”
这时,现场有人问道。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该幅仿作的年代是民国末期。”吴立夫顺口胡咧咧,“所以说,也有一定历史了,拍下来收藏还是可以的。”
“哦,听吴大师这么说,那大家就参与竞拍一下吧。反正也是来了。”
“同意。大家也不差那几个钱。拍卖师开始吧。”
大家既是奔收藏来的,也是为赵长江捧场来的,故而,总不能让拍卖会冷清下去。
听了老板们的建议,拍卖师有点发懵,本来是按真迹准备的。起拍价一个亿,每次加价一千万,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