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债血偿 (第2/3页)
“那他们咋不逃走呢?”有人吓得咽了口唾沫,忙问道。
行商一拍大腿,气道:“还不是那些信教的给害的,当兵的说德国人会杀人屠城,那些信教(天主教)的偏偏不信,说上次八国联军在天津的时候只杀义和团,大家是老实人是教徒,绝对不会被杀的,大兵的骗人,骗走咱们之后该烧咱们的房子。有人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儿,所以就不走了。我和几个人就劝大家走,俗话说的好啊,兵火无情,万一被枪炮打着咋整?嘿,这些信教的人就到处串联人,说当兵的都骗人,都骗人。我家前院的曹家一家人都信教,他们串联的最积极,结果咋样?”
“结果咋样?”大家伸长脖子看过去,等着他的结果。
行事感慨道:“我回去之后特地看了他家,前面不是说了吗?一家人一百三十多口,全被杀了,尸体就放在院子里,都冻成冰坨了。曹家大少奶奶,还是出过洋留过学的呢,整天穿着的是洋人的长裙子,没事儿总去紫竹林那边显摆。我回去的时候偷着看了一眼,她全家就她一个人没死。”
“那还行。”
“还行?你是不是到她现在咋样,她被德国人抢进去军营了,天天从早到晚被德国人玩,一天就能睡一个时辰,吃俩窝头,身子脏了就拉到外面浇冷水擦干净,诶啊,也不知道能活几天。”行商感慨道,“以前她还说什么欧洲人是文明人,文明人比咱们大清人强得多,要不是父母之命不可违,她早就嫁给洋人了。现在好了,现在好了……唉。”
“你们天津这么惨,曹中堂会咋办?”又有人问道。
“还能咋办?打呗!曹中堂是什么人,咱大清朝建立以来最能打的人,他就是晚生了五十年,要是五十年前出生,那长毛根本就不用曾国藩来杀,曹中堂早就带着血军把他们一扫而空了。”
“曹中堂能打是能打,可是……”有人态度犹豫道,“他太强势了,朝廷只知道有曹中堂,不知道有皇帝了。”
“这倒是,皇帝要不是最大,将来必出乱子。”
那行商道:“嘿嘿嘿,怎么谈着谈着谈到朝政上了?勿谈国事,勿谈国事啊!”
“少扯那些没用的,咱们是大清朝,又不是大明朝,锦衣卫遍地。”
“是啊,是啊,别危言耸听!你们说曹中堂啥时候能派兵打洋鬼子?”
“可不是呗,以曹中堂的脾气,这洋人一定要教训!自从有了曹中堂,咱大清国才总算是能挺起腰杆子啊。”
“可不是么,现在洋鬼子见到咱们啊,可不像是庚子年以前了,现在看着咱们都得平着看咯,以前……那帮孙子昂着头,一副老子欠他钱的样子,看得我心里直憋气啊。”
“诶诶诶,哥几个,我三姑夫就在顺义军营那边,你们不知道吧?顺义那边的军队已经派出去不少了,估计要在天津城里解决战斗。”
“别再北京打就行。”
行商不高兴了,说:“你这话啥意思,别在北京打就行,合着我们天津打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