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三章 新政改革(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五十三章 新政改革(一) (第2/3页)

但是这一条却遭到曹跃的反对,曹跃是反对贸然地开放言路,因为如此一来会导致各种妖魔鬼怪横行。而曹跃在陕西甘肃也是控制言路,言论只有掌控在西北宣抚使的控制之中才能说话。

    张之洞对此大为恼火,和曹跃辩论数次之后,双方才达成一致,各地允许开办报纸,但要设立报业委员会,受邮电部管辖,同时缴纳数量不菲的报业抵押金,用曹跃的话来说就是,办报纸可以,但你的报纸要宣扬正能量,别天天盯着政府的错,一味地以监督者的姿态来指责执政者。如果发现某一家报纸每天都在丑化政府,宣传不利于政府统治言论,不但会没抵押金,还会抓捕所有报馆的人。

    由此可见,曹跃并非一个能够给民众自由的人,他内心之中是一个独裁者。

    张之洞勉强答应了曹跃这条限制报业的要求,但新政改革的第二条,削减一些不必要的衙门的时候,要求曹跃绝不能再插手。曹跃没心思插手,张之洞随后取缔了一些不必要的衙门。

    当年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曾下谕裁撤了光禄寺、詹事府、通政司、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以及其他不必要的地方衙门。其后慈禧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之后,将这些衙门恢复了,而此时张之洞再一次提出裁撤一部分衙门,如负责教导太子的詹事府。光绪没有孩子,自然也没有太子,留着服侍太子的詹事府一群人吃闲饭作甚,詹事府首先被裁撤。

    此外,负责皇帝饮食的光禄寺,负责番邦朝贡的鸿胪寺,负责宫内音乐的太常寺,长官宫内车马的太仆寺均被裁撤。

    而通政司与大理寺这两个曾经被光绪下令除去又被慈禧恢复的衙门,在张之洞的主持下依旧保留下来。

    通政司的作用是各地御史向皇帝秘密情报的部门,其实这个部门也没有什么作用,因为皇帝从来不会从通政司听取弹劾资料,这个部门设立的意义大于作用。至于大理寺一直以来都是朝廷审判犯罪官员的最高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