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第2/3页)
不在盘旋一个想法,那就是曹跃的未来和曹跃的现在。
曹跃才二十多岁,就已经成为了摄政王,那么他的未来必定不可估量,也许未来三四十年或者五六十年,这个朝廷都是曹跃的,他就是大清第一权贵。
不过现在,曹跃要面临一个巨大的难解之题,对抗八国联军。
新任宰相曹跃如果不能将八国联军赶走,那对他的统治性以及认同性将大大降低,介时南方大臣们必定不会允许这样一个“丢脸”的宰相存在。
太监又道:“陛下圣旨,免去荣禄军机首辅一职,免去刚毅兵部满大臣,免去赵舒翘兵部汉大臣,即可捉拿擅自挑动国战之瑞敏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濂、西北宣抚使裕禄,并免去溥儁大阿哥身份。摘去以上八人一切爵位,顶戴花翎,等待发落。”
众人心惊胆战起来,光绪的报复来打太快了,这喜庆的日子本来不应该是大家你好我好全都好吗?有什么清算以后来清算不好吗?
当然,要真是光绪能够发号施令倒也不会如此急切,可是光绪无法发号施令啊,颁布命令的是曹跃,光绪只不过盖一个大印罢了。
光绪从一个瀛台岛上的傀儡,变成了太和殿上的傀儡——但还是傀儡。
由于窦那乐等人是外国大使,因此他们被安排在了两侧站立,而且他们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中国的朝会,还别说中国的朝会和西方的皇族会议完全不同。东方的帝王朝会更像是一种祭祀仪式,而不像是皇上和大臣们商量事情,大臣们与皇帝的距离得有二十米了,高低也有三米的落差,皇帝还很是天神一般。如果给一个十字架,那就是上帝嘛……
不过现在上帝跟前站着最红的一个人,东方的犹大,曹跃。
洋人们意识到了,将来和他们打交道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曹跃。
窦那乐对曹跃的感觉非常复杂,既想和他接触又不想和他接触,想和他接触是因为曹跃还是清廷之中一位比较讲理的人,尤其是在西安设立各国领事馆,并主动出击消灭义和团,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主动修建铁路一事上,让人看到一位开明的军阀。而不想和他接触是因为他是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难缠的对手,尤其是他可能是这个大清国最骁勇的武将,所部士兵如同德意志普鲁士勇猛忠诚。
窦那乐与其他公使在讨论中国国情的时候,都离不开这一位骁勇的军阀,甚至他们估测着这位军阀的反叛时间。曹跃身上的气势已经渐渐上升,似乎没有什么人和什么事儿能够阻拦得住他的脚步,腐朽的大清不行,列强也不行。
对窦那乐来说,选择谈判对手是曹跃还是清政府,就像是选择到底是食人族还是选择威尼斯商人作为合作对象一样——不过现在不必烦恼了,因为只能选择威尼斯商人合作。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太监按照程序又唱道。
诸位大臣赶紧看向曹跃,这位大清实际上的“丞相”,光绪皇帝也看向他,向他示意昨晚商议的事情现在该启奏了吧。
曹跃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