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严防曹跃入北京 (第2/3页)
尽管血军返回西北,但慈禧并没有对曹跃的防备有任何放松。
慈禧在国家利益和政权利益上分得清楚轻重,国家利益何以打回来,政权利益一旦被夺取,想要夺回来就难了。这一点倒是和三十年后的蒋校长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出奇的一致,但党国的宣传政策下,慈禧的这种想法扭曲为“宁予列强不予家贼”,而蒋校长的政策变为高大上的“攘外必先安内”,由此可见,所谓的嘴炮党还真是将嘴炮力量发挥到一定的境界。
慈禧着令荣禄采取应对之策。
由于在废帝立储这件事上荣禄的立场与慈禧相左,如今的荣禄只担任军机首辅一职,所有其他的一切职务全部被號夺,而他原本的根本裕禄反倒成了慈禧眼前的红人和能人。慈禧对荣禄还是寄予重望的,她希望荣禄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支持自己废除光绪皇帝,册立大阿哥溥儁做新皇帝,所以才保留了军机首辅这么重要的职务。
荣禄这个人狡诈圆滑,可骨子里还有东西坚持,他的立场就是光绪皇帝关乎满清国体,如果慈禧随便废除光绪帝,那么大清就完了,所有的规矩和习俗都会被打破,乱事必定到来,大清政权将土崩瓦解。
两人虽然矛盾重重,可荣禄在得知慈禧让自己对付曹跃的时候,依旧站了出来,他开始调兵遣将,先是要保护好北京,然后着手防备曹跃大军突然袭击——先自保,再通过对曹跃的不断零星敲打,瓦解曹跃的军心。
等到时机成熟,一击而必胜,彻底消灭曹跃极其党羽。
慈禧听了荣禄为了对付曹跃而做的精心布置,大加支持,对付曹跃这样的军阀豪强,绝不能用强,更绝不能着急,逼得狗急跳墙势必两败俱伤。此前朝廷并非没有案例发生,清朝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马案》,便是清廷对湘军领袖曾国藩逼得太紧,险些让湘军造反。
所谓“刺马案”发生在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后的同治九年(1870年),年轻的慈禧为了对付掌握百万湘军的曾国藩,特地将曾国藩调到京城任职,而派遣了小军阀出身的马新贻掌控湘军并担任两江总督,治理那些被裁撤的湘军在两江闹事发生的诸多民案。然而马新贻上任伊始便遭到刺杀,刺杀马新贻的刺客恰恰是他当年落草为寇的时候的结拜兄弟之一张汶祥。马新贻早年投靠朝廷时候为了加官进爵霸占结拜大哥的女人,将前来投靠自己的结义兄弟们全部格杀,唯独张文祥因意外幸免于难。然而张文祥区区一介草民,朝廷通缉要犯,怎么可能混入重兵把守的两江总督府,当场将马新贻刺杀,而一直到马新贻被砍掉脑袋卫兵才出现。所以刺马案就是湘军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让慈禧不敢对湘军下手,最终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
时隔二十年,慈禧反复见到另一个曾国藩出现,而这个“曾国藩”虽然并不老谋深算,可如今天下时机不好,一方面外国对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