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大明国还魂 (第2/3页)
人纷纷前来投靠,朱重阳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到十天自己的手下扩充到了两千多人。
靠着从满城偷来的武器,朱重阳占领成都外城,但是对成都内城的满人却不敢轻举妄动。朱重阳成为了成都王之后,大肆封赏手下,又让手下攻打成都府各地,随后地盘扩展到整个川中和川西。此时朱重阳头脑发昏了,有人鼓噪他说既然你姓朱,明朝皇帝也姓朱,现在天下这么乱,为什么你不能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自立为皇帝呢。朱重阳一听,对啊,我也能当皇帝啊,于是在手下人的忽悠下居然竖起了大明日月旗来。
随后朱重阳的“明军”开始攻城掠地,从川中打到川南,基本上是打一个地方抢一个地方,打不下来就跑到其他地方去,和流寇无异。地盘虽大,但没有一处重要地方,便是“明军”的老巢成都,内城满城依旧牢牢地掌控在八旗兵手中。成都知府刘心源一面巧妙地应对朱重阳的威胁,一面奋力抵抗,成都将军恭寿日夜巡城,几次打退了朱重阳的进攻,导致朱重阳的手下无心应战裹足不前。而刘心源又委任威远县县令陈兆棠为剿匪经略,率领成都府清兵剿灭朱重阳叛军。
这陈兆棠的父亲是清朝中兴名臣陈士杰的儿子,说起来他的为官之路颇为坎坷,陈士杰的几个儿子都入了翰林院做编修,而陈兆棠年纪最小,等到他中举之后,父亲先去世守孝三年,等三年守孝刚过,母亲又去世,又守孝三年。陈兆棠无奈只好捐了一个五品同知的官衔做了知县。但他擅长的不是治理断案,而是剿匪,在他的任期内的各县大小土匪全部被杀绝,刘心源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让他来剿匪。
陈兆棠的清兵和的“明军”在成都府多次交锋,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朱重阳没什么文化也不懂得各政治,却投机取巧地举起了明旗,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清廷允许地方乱起来,绝对不允许地方造反,更不允许大明复国。
慈禧前脚刚刚得到大明复国的消息,后脚就收到曹跃下令西北军入川,对众臣感慨说:“还是曹百川忠于我大清国啊,这小子虽然有野心了一些,但毕竟是忠于咱们大清国,忠于咱们的。”
“太后圣明。”以载漪为首的一众大臣现在已经进入权力中枢,将荣禄等人逐渐从慈禧身边排挤走了。荣禄靠着支持慈禧太后软禁光绪皇帝获得慈禧的信任,但在废帝的问题上,荣禄持反对态度。慈禧由此对荣禄不甚满意,并撤了他的直隶总督的位置,改由裕禄担任直隶总督,由启秀担任内阁总理大臣。
而在关于废立皇帝问题上,瑞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大学士徐桐、刑部侍郎徐承煜、礼部尚书崇琦、各国总理衙门大臣启秀、兵部满大臣刚毅、山东巡抚毓贤、惇亲王载濂、辅国公载澜、军机大臣赵舒翘、武卫后军统制董福祥、顺天府因何乃莹等人表示支持。
各地总督和朝廷中的兵部汉尚书徐用仪、户部满尚书立山、工部左侍郎许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