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5章 觐见光绪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5章 觐见光绪帝 (第2/3页)



    “嗨!要是甲午年曹二郎带着军队去辽东,还有什么小日本的事儿了吗?”另一个扛大包的苦力说道,北京爷们**侃**聊的特点显露出来,这会儿嘴不停地说:“那是杀得小日本屁股尿流啊,你们说朝廷养一群废物干嘛,还不如多养养曹二郎这样的部队咧。”

    “干嘛?欺负老百姓呗,打外敌不行,欺负老百姓一个顶仨。”有人在一旁插嘴道。

    其余看热闹的人不由得大声起哄起来,不由得说道:“那些豆腐兵,还不如土匪胡子和响马呢,丢了朝鲜不说,还丢了辽东。要不是李中堂,辽东能要回来吗?”

    “别提李中堂,要不是他辽东能丢吗?”

    众人说的李中堂即如今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了,不过现在的李鸿章有点麻烦,就是因为背了的黑锅,成了清廷的替罪羊,成了老百姓和书生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行事低调非常了。

    忽然有人问到:“曹二郎这么能打,将来会不会是兵马大元帅?”

    北京老百姓所谓的兵马大元帅,实际上指的就是直隶总督,直隶省在明代成为北直隶,包括后世的北京、天津、河北、内蒙一部分、山东一部分、河南一部分,而明代还有一个南直隶,地盘包括江苏、安徽、上海、河南一部分。

    而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里,北京城百姓们的眼界虽然比其他地区的老百姓长远,却也受时代的限制,再者说得天下者必须先得直隶,于是直隶又被百姓们认为是国之中央――直隶总督也成了兵马大元帅。

    曹跃能不能当兵马大元帅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他有什么资格当,打了几场胜仗就能当兵马大元帅吗?那逃跑名将叶志超呢?叶志超可是淮军名将,跟随刘铭传镇压捻军累计战功获封额图浑巴图鲁的名将,当年叶志超还曾经镇压金丹教叛乱,作战勇猛无谓每一战必定冲锋在前,因此被人称作叶大呆子,浑身上下三十几处刀伤,可是现在怎样了呢?逃跑将军,人们唾弃之,叶志超被解职回家之后一直在老家安徽合肥的乡下过着隐居的日子,免得遇到相邻被骂逃跑名将。

    别看曹跃现在勇敢,可是能担当得起兵马大元帅、直隶总督的,可不是一场两场小胜的曹二郎就能担当的起的。

    百姓们都看得清,曹跃将来会有所发展,但毕竟还年轻,可是有人却不这么认为,当光绪见到曹跃之后,顿时大为惊讶这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就是灭掉俄国人威风的曹跃曹二郎?来到西华门的时候,曹跃让何顺带着亲兵们等在西华门外,自己上缴了所有武器,跟着王公公走了进去。

    紫禁城庞大无比,经过了几个楼廊宫殿,终于来到了光绪皇帝召见他的养心殿东暖阁,王公公让他稍等片刻,随后进入东暖阁向皇上禀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