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4章 吞并武卫前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4章 吞并武卫前军 (第2/3页)

不过有些人经常会给别人戴高帽子或者给自己戴高帽子罢了。

    李尼维支坚持到第三天7月31日上午,发现天空还在下着雨,他只能感慨说老天爷不帮我,也只好下令士兵投降。

    但是因为李尼维支的耽误,很多士兵因为伤口感染或者得了流感而病情加重,尽管投降了可是得不到有效医治,这支1300多人的战俘队伍因伤兵感染死亡高达800多人,将近一半的俄军在随后的两个月内病逝。而李尼维支关心的留守下的伤兵们被囚禁在新编步兵第17旅,遭到士兵的虐待,生还者十不足一。

    李尼维支投降了,俄国海军中将先生愣是被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军官逼得投降了,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传奇,江山代有人才出,现在该是中**官们出人头地的时候了。

    时间回到两天前,7月29日,由于清军武卫前军的擅自撤军,导致直隶总督裕禄不得不率领其他清军撤出天津,八国联军对天津进行了全面占领,但天津百姓依旧坚持战斗。天津的顽强抵抗是八国联军预料不到的,但是从天津的建立之初来说,天津就是一个好斗之地。

    天津最早只是一个渔村,在元末的时候,大明建立,燕王朱棣率领麾下将士从安徽出发,一路打到长城,终于将蒙古人赶出中原,恢复汉族帝国。朱棣随后在天津设立天津卫,设立锦衣卫户所以及屯田开垦军户所,天津从一处小渔村逐渐扩大为船港。明朝中期闭关锁国封海,一度导致天津衰落,但到了清朝,用海运从南方向北方运输粮食,让天津重新成为重要港口。另一方面,天津作为保护北京的卫所,一直以来都驻扎着大量的军队,例如北洋水师衙门就驻扎在天津,两次鸦片战争也是从天津登陆,所以本地驻扎着大量军人及其后代。

    八国联军进入天津的时候处于对义和团的仇恨,到处屠杀义和团,但是天津百姓也受到牵连,八国联军劫掠天津百姓和滥杀无辜使得原本冷眼旁观的天津人奋起抵抗,从而也导致了八国联军无法及时从天津抽出精力向北京进攻。

    曹跃连夜派遣陈刚率领第1骑兵旅立即连夜赶赴天津,接应武卫前军余部、张德成、曹福田的义和团,至于其他义和团不予接待,如果遇到陈震宇的神威营,务必全力以赴消灭之。

    陈刚领命,率领五千骑兵赶赴天津,并且在7月30日下午抵达天津。

    此时的天津,尽管天降磅礴大雨,但依旧阻挡不了八国联军的脚步,大半天津城已经落入联军的手中。

    联军指挥官列克谢耶夫也没有想到,双方战事焦灼的时候,对手清军之中最骁勇善战的武卫前军突然撤退了,只有一少部分武卫前军依旧坚持战斗,大部分武卫前军不告而别离开战场。由于武卫前军擅自撤走,直隶总督裕禄独木难支,无奈只能带领绿营和巡防营约5000士兵向北京撤退。

    清军的突然撤退,让与八国联军交战的义和团措手不及,天下第一团大师兄张德成在裕禄走的时候接到了一份武器清单,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