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翡翠山地下实验室 (第2/3页)
当年学校要来济阳建校时,政府给学校划拨了一大块土地,学校看了之后让各系自己选择地方,而能源系第一眼就认定了翡翠山这块地方特别适合建造地下实验室。
建校后,经过长达4年的建设,翡翠山的内部都已被挖空,地下也挖掘了近500米,终于了建成全国第一个隶属于学校的地下能源实验室。
张明阳坐着班车,逐渐驶离主校区,往一片荒地驶去,翡翠山周边一公里内没有任何建筑。
来到山下,第一眼望去是一座长达20米,厚度为5米的巨大金属门,这里是进出实验室的唯一出入口。
门外,张明阳经过人脸识别以及虹膜识别的双重认证后,巨大的金属门在一阵轰鸣声中缓缓开启。
“研究员张明阳,身份确认,可以进入。”
其实已张明阳的本科身份是没有资格进入实验室的,能够进入实验室的人都是学校的教授、院士、以及博士研究员。
而他的资格,是在学校去年举办的专业竞赛中崭露头角,击败所有参赛人员,被系里的林光明院士看中,并参加了他所领导的‘核聚变实验小组’后才被允许进入。
进入中央大厅,张明阳走到自己小组的所属房间里,脱下衣服,存放好自己的私人物品,在换上防辐射服后来到中央大厅的电梯间。
电梯里,经过第二次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张明阳点下了前往地下25层按钮,也是前往最深处的按钮。
在电梯缓缓降落的过程中,张明阳联系了已经在实验室里等待的林光明,说自己马上就到。
经过长达1分钟的降落,电梯门缓缓打开了。
走出电梯,一个高度10米,总面积达到3000平米的巨大空间展现了出来。
“明阳你来了”
电梯外一个瘦黑的身影正等着张明阳。
“师哥,材料到了么?”
“还没有,给我们配套的厂家最快也要明天才到。”
俩人说话间,来到反应堆前。
看着已经停止运转的反应堆,张明阳十分无奈。
“师哥,咱们能不能将第一壁的材料做成双层,或者将材料重新压缩?”
师哥摇了摇头,“做是能做成,但是反应堆的运转时间顶天也就增加一倍,还是无法长时间运转,还有如果真做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