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旧事 (第3/3页)
野中,有宰相为他盯梢,南方这边的小国纷纷开始进贡,顾云天觉得是时候干些大事了。
他派出一小队自己的亲信去皇宫偷取了上官家的半阙虎符,逼迫瑾奕帝写下攻打他国并由上官家挂帅的诏书。意外的,当朝瑾奕帝竟然是个十分软弱的人,国家的经济命脉被宰相和英侯分别握在手里不说,连军队实力都大大不如从前。
他甚至从头至尾都没敢传唤人来护驾。可是后来经过打探才发现,瑾奕帝哪里是不敢呼救,而是他身边根本没有人手!
探子回报,除了慕容正的两百多号家丁和驻守皇宫的一千御林军外,偌大皇城竟再无其他军队。而这一千御林军几乎全部竟被昏庸的瑾奕帝安排在了皇宫外围,宫廷内除了太监宫女,就是几个早被顾云天亲信们扭断了脖子的无能守卫。
再看吃皇粮的两大营人虽然多,但多年来日子过得太过舒坦,疏于练习,各种防卫措施早已松懈,而且大营中官兵的感情远不如顾云天自己都尉府那些经过多年磨合,日夜耕作生活在一起的官跟民众联系紧密。
倘若说他区区七千人不过是个小石子,那两大军营的人马则是一盘沙。石子虽小,打人却是疼。砂砾再多,却始终无法笼络在一起。
自从上官家挂帅亲征的谕旨下达,全朝哗然,宰相站出来说这是给上官家建功立业的好机会。鉴于宰相党羽众多,其他朝臣也不敢多说什么,否则那就是质疑圣上的旨意,是要掉脑袋的。
然而可笑的是,这只是一场顾云天与宰相联手上演的好戏。什么攻打别国,那些小国就是顾云天派人去联络,送上金银和兵器的小国。这些小国早年被瑾奕帝扩张领地欺压的抬不起头,国民流离失所,这才导致南方边民泛滥成灾。好在顾云天想出办法收留他们,并助他们在城内安家落户,甚至重返故国。对于顾云天的这种作为,小国国君们甚是感恩在心,纷纷给顾云天表态,若有一日他要称王,他们必定前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