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旧事 (第2/3页)
削去官职。
可是,这件事偏偏是真的。
他婆娑着剑柄,把头往后靠了靠。这些年顾云天将都城以南的边民安抚的很好,不但没有造成任何损失,反而每年向朝廷上报的粮食、牲畜总量日益增多,是而瑾奕帝对都尉府的事情不大过问。
当朝瑾奕帝一直将财政收入放在首位,加之对外扩张的土地增多,国库满满,于是对于军事的管理相对松懈。但精明的宰相却始终留了个心眼,暗中观察着都尉府的一举一动。
一年前,顾云天收到宰相府的秘密文件,意图合作。宰相的意思是预借都尉府对南边流民的影响力将自己的生意扩大至南边蛮族小国,然后与都尉府利益均分。
顾云天心知此事必定是瞒着瑾奕帝做的秘密生意,宰相想从中捞油水的意图明显,因而并不作答。宰相不甘心,三番两次派人送来秘密文件抬高利益分成不说,更托人送来了不少金银细软暗中支持都尉府的势力扩张。
顾云天留了心眼,暗中将每一笔宰相支持的金银数目做了账,这才松了口,跟宰相合作。不想一年下来,都尉府收益颇丰。
顾云天看城中官民安居乐业,心想天高皇帝远,再者手中掌握着秘密账目,宰相也不敢将自己扩充军队人马的事情公布出去,于是二人的生意继续,都尉府与周边的小国来往更加密切。
直到半年前,以都尉府为媒介和宰相做生意的周边小国陆续开始向自己送来各国特色进贡,顾云天才意识到,小小的都尉府在南边的势力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所预计的。
进贡,这意味着这些小国已经将他顾云天看做一城之主,而并未将的瑾奕帝放在眼里。
顾云天的这区区七千人来自山南海北,自己的名声早已被传得神乎其神,在别国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官民中与日俱增的对失去家园亲人的悲痛和对瑾奕帝的憎恨,顾云天觉得自己也许能为他们做更多事情。
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