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瑾奕 (第3/3页)
,但尽管都尉府官兵们再三阻挠,边民们只是嘟哝几句他们听不懂的蛮话,却并不与他们动手。
原来,顾云天的策略是将边民引入。
他一早在兵书中读过,边疆流民虽然蛮横,却极其精通马匹养殖和饲养牲畜之道,少数边民还懂得在蛮荒之地寻得草药和水源。既然他们只是缺粮草,并不是打算与自己动真格,那何不将他们接纳进来融入军中,一来他们可以在此安居,在此开荒垦田,二来也学习他们的长处,扩大军队力量。
于是他决心同这群边民中的长者试着商量。果不其然,尽管年少的顾云天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蛮话,但一通指手画脚后,边民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并接受这个提议。
当年看上去极其荒谬的想法,就这么被顾云天误打误撞的给实现了。
几经磨合,这群边民与将士们相处日渐融洽。都尉府不但守着皇粮,更自己开辟了农田,种植了农作物,还养起了牲畜牛马,满足自己与边民的日常所需。而相对的,边民也遵守约定帮助都尉府养殖了一批耐力非常的马匹。
边民们都说,老都尉强悍却善良,虽然每次与他交手,但却从未见他伤及边民分毫,仅仅是驱赶而已。这也是边民中的长者可以与顾云天谈条件却不发生武力冲突的重要条件。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新的都尉虽是个毛头孩子,却头脑灵活十分聪明,而且有着海纳百川的王者胸怀。
边民将消息传出,不久后,一批又一批来自南边山麓的边疆流民加入了都尉府,甚至还有远从西边闻讯投奔而来的夷族部落。此后的几年,都尉府又先后接纳了许多从不同战役中因伤因病淘汰下的官兵。
期初都尉府还会起草文书将每一批流民的人数、家畜数量,以及接纳伤病官兵的数量一一上报,但因数量比较小,朝廷并未放在眼中,反而让瑾奕帝十分感慨,说年轻都尉宅心仁厚,与流民化干戈为玉帛,壮大都尉府,扬我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