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神奇的藏医 (第2/3页)
快,以旁人的眼力,只能见到一个人影飞快地抱开孩子。并不知道他是从几十米外的地方“飞”了过来地,当然,那位喇嘛除外。
虽然叶之秋听不明白这些人具体说的是什么内容,但也明白是表示感激,他不知道怎么回话,也不懂得藏族的礼仪,只好保持傻笑的表情。
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背着一个篓子,从街口走了过来,向叶之秋施了一礼.说道:“尊敬的客人,感谢你救了我的孙子。”
这老人说的是汉语.而且还非常熟练,叶之秋顿时松了口气。赶紧说道:“您别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先走了,请您的孙子下次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样地救命大恩,怎能说走就走,我家就在这里,恩人如不嫌弃简陋。请进屋一谈。”
说着,拉着他就往前面走去,叶之秋无奈地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喇嘛,只见那喇嘛还在专心地绘画,只不过喇嘛虽然没有看他,却仿佛知道他的情况一般。露出了会心地笑容。
来到老人的住所,叶之秋才知道这位名叫次仁地老人居然是自己的同行医生,而且还在当地甚有名气。这下倒真的引起了叶之秋的兴致。藏医和藏药在一些广告中向来被冠以“神奇”的名头,虽然叶之秋知道那些广告大多是夸张,但也从各种典籍中得知,真正的藏医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藏医是藏族人民五大明(大五和小五共为十明。五小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象学;五大明:工艺学、医学、声律学、正理学、佛学.)之一的优秀文化。
是本民族历代祖先自古以来,在西藏高原上同各种疾病斗争实践中地经验总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吸收其它兄弟民族及外来医学的许多精华不断地予以补充、提高,进行创造,成为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悠久历史的藏医药学,在其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名医辈出,医着博大精深,不少医药学成就曾达到时代顶峰,许多成果至今海难解释,尚在研究。
次仁老人替叶之秋倒上一杯酥油茶,又拿出不少小吃,和他聊了起来,当听到他是一位中医时,也是谈兴大增。这时恰好来了几位病人,老人立刻开始诊治,那些奇怪地手法让叶之秋开了回眼界。首先是把脉的部位,平常人可能看不出什么区别,但叶之秋一眼就看出了两者的差异。
中医诊脉地部位临床运用的是“寸口诊法”,即按病人桡动脉的腕后浅表部分。寸口脉分寸部、关部、尺部三部分。
正对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关部,关之前为寸部,关之后为尺部。关于切脉独取寸口的道理,中医认为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太渊部位正当寸口,五脏六腑之气皆会聚于此,故全身脏腑气血的情况都可以从寸口反映出来。而藏医诊脉的部位确是腕后第一横纹一寸处,即从桡骨茎突下第一皮肤横纹一寸处顺取寸脉、甘脉、恰脉,比中医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