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6章 吞吞吐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6章 吞吞吐吐 (第3/3页)

本太子吗?"

    又转头对着跪在地上的金莲咆哮:“你发现有人行踪诡异进入侯府,为什麽不即时通报,你知道本太子当晚受的是什麽罪吗?难道你们全都想蓄意谋害本太子,要一起看本太子笑话?"

    金莲吓得磕头如倒蒜,慌忙解释道:“奴婢以为太子爷跟娘娘都已在厢房睡下,因为考虑回府省亲已累了一整天,隔日大早又要起驾回宫,所以不敢惊扰太子爷与娘娘休息,奴婢该死,请太子爷跟娘娘降罪。"

    赵清莲捧着肚子委屈说道:“这怎麽能怪我跟金莲呢?如果金莲对此事蓄意隐瞒,如今又怎麽会冒死相告,我们对太子爷的用心天地可监,日月可表,我现下又怀上了小皇子,心里怎麽可能会向着外人……"

    顾战不想听他罗罗唆唆尽说些废话,大声吼着:“够了,闭嘴。"

    然後喊到:“小允子,小允子,快把这两人打发出去,本太子全身上下痛得要死,尤其这颗头,就快要炸开了。今後没有我的允许,谁都不许进来我的寝宫。"

    果然屋漏偏逢连夜雨,隔日早朝,又有一个名唤郑经的小官,弹劾顾战为了替自己开罪,嫁祸并杀害一帮突厥商客,还指使人将监察御史严律推入河中溺毙。

    让皇上如今是一个头两个大,因为自从顾战调查到,连年进贡求取和平的突厥一族,竟然敢耍手段暗中分化朝廷。便开始大肆募兵,计画明年举兵讨伐,踏平突厥领土。

    百姓对于朝廷先前处理涝灾的态度,已是怨声载道,如今又强行募集年轻男子入军,更是引起民怨沸腾。

    尤其北方民族勇猛剽悍,又占地利之便,与之为战,将耗费无数军需人力,对中原百姓,无异又是一场浩劫,百姓对此出兵决策,暗中皆在议论昏君误国,朝中有智之士,也频频劝谏皇上三思。

    如今箭在弦上,才晓得突厥根本没有叛变之心,全是太子操纵为己脱罪的技俩,然而消息已放出去,两国战争一触即发,场面已是难以收拾之势。

    朝中本来忌讳太子党众势大,不敢有所行动的朝臣,现都纷纷起而附议,支持郑经提出废立太子,以给百姓交代的说法。

    皇上迫于无奈,只得下令先将顾战囚禁东宫,并下召徵求可解眼前危難,与突厥化干戈为玉帛之能人志士。宣称除了能授予此人加封晋爵之外,还能答应对方一个要求。

    聪明人一看便知皇上此举,无非是要再给顾战一个机会,让他替自己扳回局势,洗清罪名,看来皇上压根不相信自己所立的东宫太子,会做出与敌勾结,叛国谋反之事。

    但顾战觉得这个太子之位,眼下真的岌岌可危。他左思右想,自己一向小心翼翼,经营党派不遗余力,到底是什麽环节出了问题,让敌人有机可乘。

    而且这个幕後主导者是谁,他到如今竟一点眉目也没有,会是在朝上处处与他针锋相对的二皇子,还是行事低调,表面上与世无争的三皇子,抑或是玩世不恭,看来毫无心机的六皇子。

    他觉得四面敌人环伺,谁都有可能觊觎他的太子之位,朝他暗中放冷箭,他要如何找出这个人。

    唯一的方式,只有从赵怀落下手。既然这个女人不识好歹,拒绝归顺于他,那也只能利用她引出主谋,再将她铲除,以免往後成为他登上皇位的心头大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