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二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第2/3页)

日国附近的那片公海开去。每艘差不多五六十米,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这上面的那些武器却是能够让任何的一个海怪吃不消,鱼类的威力还是很大的。

    鱼雷雷身形状似柱形。头部呈半圆形,以避免航行对阻力太大。中段(雷身)和后段(雷尾)3段组成,分别装有装药引爆系统、导引控制系统和动力推进系统等。它的前部为雷头。装有炸药和引信;中部为雷身,装有导航及控制装置;后部为鱼尾,装有发动机和推进器等动力装置。鱼雷的动力系统能源分别为燃气和电力等。

    根据不同的需要,鱼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直径为533毫米以上的为大型鱼雷;直径在400~450毫米之间的为中型鱼雷;直径为324毫米以下的为小型鱼雷。鱼雷主要用舰船携带,必要时也可以用飞机携带。在港口和狭窄水道两岸,也可以从岸上发射。鱼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为70~90千米/时。

    鱼雷在水中的运动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共同作用:若重力大于浮力,沿水平方向发射的鱼雷,将象石子那样向斜下方运动;若重力小于浮力,它将象氢气球那样向斜上方运动要使鱼雷瞄准目标沿一定方向运动,必须使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恰当地选择鱼雷的体积,可以调整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所以,鱼雷的体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目前,世界上装备和使用鱼雷的国家很多,但能够研制和生产鱼雷的国家却屈指可数,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典、中国等廖廖几个。其中美国的鱼雷研制水平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俄罗斯在与美国的激烈竞争中,其鱼雷发展独树一帜,是唯一可与美国分庭抗礼的鱼雷生产大户。

    目前世界先进国家所设计的重型鱼雷大都采用了线导+主/被动声自导技术,大大提高了鱼雷的抗干扰和目标检测能力。线导中所使用的导线大都是铜线,其缺点是导线重、体积大、抗拉力小、传输频带窄、信号衰减量大。而且线导鱼雷中信号的衰减量和导线的长度成正比,导线越长信号衰减量越大,因此就限制了鱼雷的航程。随着光纤传输信息技术在通信领域内的成功应用,科研人员提出了以光纤代替普通铜导线用于鱼雷的设计方案。美、法等国分别成功地进行了光纤线导的海上试验,试验距离达到了20~30千米。

    在鱼雷制导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除声自导、线导、光纤制导等以外,有些国家还采用了尾流自导技术。尾流自导抗干扰能力强,可通过预编程设定,解决多目标情况下对预定目标的攻击。前苏联的65型等鱼雷都较好地利用了尾流技术,美国只有mk45f鱼雷采用了尾流自导技术,但并未普及。此外瑞典的tp61系列鱼雷具有线导/被动声自导功能,同时也具有尾流自导功能。

    综合鱼类的所有因素,鱼类这个东西是个危险的玩意儿,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