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 被电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三章 被电了 (第2/3页)

为长梭形的发电器,位于尾部脊髓两侧。

    电鳗尾部两侧的肌肉,是由有规则地排列着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电鳗发电是一种捕食和打击敌害的手段,有时是一种生理需要。电鳗能随意放电,自己掌握放电时间和强度,发电器最主要的枢纽,是器官的神经部分。

    世界上有好多种电鳗,其发电能力各不相同。非洲电鳗一次发电的电压在20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电鳗一次发电的电压在70~80伏,像较小的南美电鳗一次只能发出37伏电压。

    电鳗输出的电压有300伏,平均电压为350多伏,美洲电鳗的最大电压达800伏,足以击死一头牛。放电时产生的电流是极微弱的,一般不到一安培;有时观察到的电压为500伏,电流为2安培,即功率为1000瓦的短时放电。虽然发出的是直流电,但放电频率每秒可达300个脉冲。

    电鳗放电的损伤力取决于鳗鱼的大小和机体的状况。

    当电鳗长不到1米时,电压随着电鳗的成长而增加。

    当长到1米后,只增加电流的强度。

    电鳗每秒钟能放电50次,但连续放电后,电流逐渐减弱,10―15秒钟后完全消失,休息一会后又能重新恢复放电能力。

    在水中3―6米范围内,常有人触及电鳗放出的电而被击昏,甚至因此跌入水中而被淹死。电鳗可以放出50安培的电流,有海中“活电站”之称,也被人们称为活电池、电鱼等。

    电鳗尾部发出的电流,流向头部的感受器,因此在它身体周围形成一个弱电场。电鳗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专门的细胞来监视电感受器的活动,并能根据监视分析的结果指挥电鳗的行为,决定采取捕食行为或避让行为或其它行为。

    而且电鳗常在夜间捕食,食物中有小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