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七章 登陆日本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七章 登陆日本 上 (第2/3页)

对普通人却暂时是绝密,至少夏华鱼就不知道,只以为自己被一个医疗所接过去疗养了几周,丈夫还强制自己带着两个大小孩子请假去,期间打了疗养针什么的,她也不太懂。

    二十分钟后,海参崴驻军大院的小院,蔡锷和霍卫国并肩而行。

    “卫国啊,没想到你也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啊。”

    蔡锷笑着说道,言辞间倒时不意外。

    “老师你不也是放弃了帝国元帅的衔位,选择了可转赠的机会吗?我和老师是一样性情的人,家里孩子也都疼爱的紧,些许军功职衔,换掉又何妨。”

    霍卫国说的是实情,虽然张蜀生亲口告知,获得元帅军衔后,将能享受更高级的‘非转赠基因针’。而如果放弃战后这个获得元帅的机会,则只能在战后重新积累军功,要想被封为帝国元帅或者三军元帅,就非常难了。但霍卫国还是选择了获得可转赠机会。

    “是啊,机会异常难得,我们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元帅什么的我也不想了。”蔡锷笑着说道,其实这个策略是他们几个高层主动向委员长建议的,按照现在帝国的情况,战后可能出现几十个元帅,如果是普通的国家,还没什么问题,但是,未来的中华帝国将异常庞大,也将面临各种复杂问题,一旦出现太多人躺在战功上睡觉,或者其他情况,对帝国都是不利的。

    而秘密面谈的结果也很好,基本所有有资格获得元帅军衔的人都选择了可转赠的基因针注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是分多个阶段完成注射的,在战后维持帝国稳定,保持帝国向心力问题上,是很有好处的。说的难听的,有一些类似杯酒释兵权,消除了众多隐患。

    “老师,1917年11月在日本福冈第一次见到您的时候,你的样子和现在,改变并不大,倒是我,老了,呵呵。”霍卫国笑道。

    “是啊。我变化不大,你变成熟了,都是托了委员长的福。呵呵。”蔡锷说的,话题一转,“不过,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当年他们要在江边杀死的落魄青年,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却带着天朝上国的军队,杀回日本,成为了日本人眼中的太上皇啊,呵呵。”

    “老师可不要嘲笑学生了,太上皇万万不敢,我就是去当委员长的刀,杀杀日本人的锐气,当然,一解心头恨,这口男儿气也出的爽快。”霍卫国急忙否认。

    “嗯,中日之间不同其他国家。两国夙愿已久,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被这个曾经的小学生,曾经的极度弱者,一衣带水的邻居,反过来欺负的太厉害了。国人患得患失间,对日本人的仇恨也就更深。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被一个本来绝不应该打败自己的人凌辱,报仇雪恨的想法是本能。这次,你就要代表整个民族和日本人好好算一账。”

    蔡锷很早就了解中日之间的复杂情绪,挚友蒋百里更是写过相关论中日关系的著作,他就参与了其中一些观点的提出,在他看来,帝国相当数量的军官,最大的梦想除了跨马英美,饮马欧洲外,就是横扫日本了。就连委员长都异常重视赴日占领事宜。

    “相关计划总参都下发了,军部也特别叮嘱过了,我此次赴日已准备完全,远东战区的男儿厉兵秣马,等的就是今天。”霍卫国毅然道。

    “一定要好好表现。你要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帝国家大业大,也有一些对你的不好声音,但委员长还是信任你的,大本营这次让我给你透个底,解决好日本的事情后,你就去趟南方吧,也许是大洋洲战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不好。”

    蔡锷委婉地说道,算是对霍卫国赴日之前的最后一次提醒。

    “是,学生明白了,委员长运筹帷幄,些许小人声音不足为虑,倒是学生甘愿做出表率。”霍卫国笑笑,心里却是雪亮,帝国日渐庞大,人才辈出,要是让一个人表现完了,其他人就没汤喝了,而且,在帝国源源不断地产生获取战功机会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平衡。

    ……

    1047年8月8日,凌晨一点,海参崴港口。

    巨大的海参崴港口已经是远东最重要的军民两用港之一,一大早,无数的运输舰已经停满了港口,第一批的官兵已经登舰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霍卫国亲自来到港口送行,港口广播中传出了他的讲话。

    “同志们,此去日本,乃是为了彻底统治扶桑。这个撮尔小国,无数次侵犯我中华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