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四章 决战莫斯科(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四章 决战莫斯科(4) (第3/3页)



    “斯大林先生不必着急,计划还在这里,我们可以慢慢谈……”

    巴顿将军也不提目前的形势有多严峻,不提二战大势如何,只是随便笑了笑,仿佛不把斯大林的变脸看在眼中。

    ……

    1947年,4月15日,以八个坦克师为主导的50万盟军忽然挥师南下,从列宁格勒长途跋涉150公里赶到了莫斯科战区。

    增援部队并没有进驻莫斯科,反而在莫斯科战区的北方防线展开进攻姿态,与中国人的右翼进攻锋线对峙。

    盟军的忽然重兵加入,再辅以大量的坦克和空中兵力,远征军的右翼只有三个集团军,兵力骤然紧张起来。

    根据这一突发状况,陈军果断下令暂缓中路撕破莫斯科城区防线的进攻,转而调集兵力云集到右翼,与50万英美为主的盟军和60多万苏军,共计110余万人的盟军对峙。

    战斗第一天就打的很激烈,远征军右翼部队进攻受挫转入防御,在中路一个坦克集团军调转箭头支援下,终于抵挡住了盟军的骤然反攻。

    让部分远征军将领不明白的是,明明远征军在盟军异动时就得到了情报,但陈军却没有第一时间处置,既不加快速度突破苏联人的莫斯科战区北方防线,也不稳固防御,刚一交战就立即后撤,直到中路援军上来后才和盟军开始新的对峙。

    相对于中**队的进攻不利,德**队可谓是势如破竹。

    德军一个集团军战果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攻入了莫斯科城区25公里的地方,虽然最终被打退,但却让德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希特勒接到如此捷报后,甚至认为莫斯科将在一周内能够拿下。

    在大本营军事会议上,希特勒对众多德军高级将领说中国人提供了伟大的帮助,中德是战略友谊,正是因为中**队在莫斯科东面的进攻极大地牵制了莫斯科战区的苏军兵力,为德军取得突破性胜利赢得了条件。

    在会议上,希特勒坚决否定了几位将领关于放缓进攻,让中国人承担更大更重进攻任务的建议。他认为,在苏军兵力受到极大牵制,莫斯科战区形势空前大好的情况下,应该集中兵力拿下莫斯科。

    希特勒的想法并不错,此时的德国,甚至整个欧洲都需要一场空前的胜利来鼓舞。

    而当盟军出兵袭击中国人的右翼,发现严重对峙,并且爆发很激烈的阵地攻防战时,希特勒并不以为意。

    “他们这是可耻地想先行击破中**队,使用较为精锐的盟军拖住中国的兄弟部队,不论他们出于什么想法,我的将军们,你们曾经总是向我抱怨苏联人在莫斯科的兵力太多了,他们的城市太有利了,但是现在,不论如何,中国人为我们拖住了苏联人,你们将由充足的兵力进攻莫斯科,我将调集新的部队给你们。

    不论美国人,苏联人,英国人有什么想法,中国人或许也有想法,我只要一场辉煌的胜利,一场必须由德意志领导下的纳粹欧洲取得的辉煌胜利。”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