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四章 俘虏数十万 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四章 俘虏数十万 下 (第2/3页)

挥机关的崩溃,〖中〗**队的强大进攻力,越强的炮群,越强的空中力量,数量占优的精锐〖中〗国浑队,………”

    布莱德雷在心里一个个地想〖中〗国人所占的优势,是啊,〖中〗国人的优势太强了。

    “或许这一次,才是〖中〗国人真正军事力量的展现,以前,〖中〗国人不过是以一个战区的力量在打一场战役,这一次却是集中力窭”

    布莱德雷知道,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向盟军最高指挥部和华盛顿发电,如果三个小时后我们还没有得到答复,而别廖佐维镇的营救苏军行动失败,我们将自行撤离远东…另外,命令苏军第33集团军前往5692高地,把这里的〖中〗**队赶走,确保大部队的撤离。

    电令日军,如果他们无法向我们突围,建议他们自行安排海上撤离。”

    布莱德雷很清楚,虽然远东的盟军力量零零散散加起来也超过250

    万,但布置太分散,又被分割包围,最重要的是,他们面对的不是250万〖中〗**队,根据最新的消息来看,〖中〗国人动用的总兵力达到了400万之巨,这绝对是世界少有的。即便〖中〗国人的大部分军队已经被证实用于包围日军,并且在逐步缩小包围圈,也就是中日会有一场包围与反包围的残酷战斗,但剩余的〖中〗**队也足以收拾剩下的盟军。

    于是,很快,由苏军上将舒鲁bo夫指挥的苏联远东军区33集团军5

    万多人的部队就开始出发,前往仅仅有五公里距离的5692高地。

    他们的路途并不通畅,五公里是直线距离,为了躲避〖中〗国飞机的轰炸,他们需要在山地和丛林中行军,原本只需要走10分钟的路程,现在却至少要走30分钟。

    〖中〗国人的飞机甚至多到抬头望天就能看到几架,而一旦大规模的行军,很可能马上引来数十架。

    于是,在苏军陷入万劫不复的时候,日军也开始意识到绝大的危机,苏军战败,不过是七八十万残兵,而日军一旦战败被包围全歼的话,那就将是200万之巨,无可置疑,一旦最坏情况出现,这将是二战以来,甚至是人类战争有史以来,被包围和歼灭数据最惊人的一场战争。

    5692高地,也就是〖中〗**队166师和装甲22师的阻责防线所在。

    “没想到仗打成这个样子。”

    面对眼前的情况,侯小山和张敬二人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原本,五万人规模的苏军溃逃部队,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不说吃掉两个国防军师,至少能够造成非常大的麻烦。

    比如,只需要这几万苏军支持一段时间,或许随后就会有第二个万人苏军大队甚至是更多的苏军抵达,从而发展成为bo浪一般的苏军溃兵冲击阻击防线。

    但是,情况非常出人意料。

    五万人的苏军,先是遭到了一批国防军攻击机和轰炸机以及路过的战斗机的轰炸和攻击,随后,22师装甲部队开始突击。

    这时候,已经做好打硬仗准备的两师官兵却惊讶地发现,苏军居然并不如何抵抗,尤其是当一些苏军投降后,这种投降的氛围开始爆炸式地传播。

    大批大批地苏军待在那里,把枪丢到地上,国防军的坦克一到,炮口一指,哪怕是只有一辆坦克,指着的是一千名苏军,他们也会下意识地举起手。

    从黎明前的疯狂受袭,接着数十公里的逃窜,没想到还是被〖中〗**队赶在了前面,这些苏军再也不想抵抗,穿军大衣的军官们如果再被〖中〗**队的狙击手干掉几个,那投降的速度就更快了。

    侯小山举起望远镜,山谷中的苏军正在快速地排成一条条长队,在坦克装甲车和国防军官兵们的枪口直指下,非常配合地朝着关押俘虏的左侧山谷走去。

    疲惫不堪,垂头丧气的苏军官兵们,一个个走进了这个粗陋的临时战俘营。

    “向指挥部发电,报告我们这里已经俘虏了7万苏军。”

    两位师长没办法,这种时候俘虏押走也不成,杀掉也不行,只能就地看管。

    源源不断的溃兵部队还在赶来,虽然没有再出现5万人规模的大规模溃兵,但一个小时的时间不到,俘虏又增加了三万多人,整个5692高地旁边的战俘营已经关押了近十万战俘。

    “不行,我们必须把战俘往伯力方向押送,否则一旦别廖佐维镇方向出现情况,这些战俘很可能出问题。“商量来去,最终的结果是166师分出一个营,而22坦克师派出一个坦克营负责押送十万苏军往共青城方向转移,三十多公里外就有几个国防军负责包围的师,包围圈正在迅速缩小。

    战俘被快速地押走,但依然浪费了30分钟时间,而5692高地总算是暂时放下了一块心病。

    当临时战俘营里又俘虏了一万多苏军时,从别廖佐维镇终于传来的坏消息。

    在离阻击防线1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大股的苏军,最终确认是有一个苏军集团军的规模。

    仅仅是十分钟后,166师的一个团和22坦克师的一个团就和敌人交上了火。

    甚至来不及构筑阵地,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