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缅甸丛林战 (一) (第3/3页)
责指挥。
罗成军指挥的东南亚行省方面军将主要负责防守和后勤方面的作战,必要时候可以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
也就是说,目前我们在东南亚地区的总兵力为第9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19山地集团军,第28丛林野战集团军以及可以担任驻防和后勤与总预备队任务的东南亚行省方面军。
第9集团军和第28集团军将主要负责缅甸境内的战斗,第10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将负责泰国和越南南部地区的对日战斗。
如果全部部署到位,总兵力约为80万人。目前来看,全部部署到位还需要一定时间,盟军可能会提前展开进攻。”
蒋百里简单介绍了一下军队部署方面的问题。
张蜀生望向粟裕任,示意他接着说。
“委员长,目前我们在东南亚的部队,基本都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装备更换。”粟裕任说道,“比如,第9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加大了狙击步枪和冲锋枪的配发。大量配发加有瞄准镜的狙击步枪,配以这两个集团军在东南亚数年时间中磨练出来的老兵油子,不少部队都成立了专门的临时性部队――狙击排,狙击连,甚至是狙击营。
主要的装备更换是以第19集团军为模板的。
基本思路是针对丛林战进行特殊装备。
将大量的步兵炮,火箭筒,107mm多管便携式火箭炮,新式的速射迫击炮,冲锋枪,新式阔刀雷,排雷坦克等新武器更多地装备下去。
辅助作战装备方面,如红外仪,夜视红外仪,军犬,山地通信设备,丛林无线侦听设备等,都有加大配发或者实验性地配发。
丛林战虽然在装甲力量和空中力量的使用上受限很大,但我们依然部署了数量较多的山地坦克,加厚了装甲,加强了抗雷抗炸能力。而空中支援主要以争夺制空权和完成空中呼叫支援任务为主。”
这些方案张蜀生都基本看过,也是很满意的。不过他曾经专门就东南亚丛林作战的装备问题提出过意见。
加大配发力度,不要舍不得钱,拿战士的命来节约那点武器装备费用太得不偿失了。
步兵炮,火箭筒,45年式便携多管火箭炮,新式的速射迫击炮,更多冲锋枪,都是他要求的。既然重型炮兵,重型装甲集群等无法使用,那就加强单兵火力强度。
至于多配发红外仪器,军犬,山地通信设备,丛林监听设备,就是不对称作战了。
试想,重点阵地,配上红外仪器,那晚上也能更加安全地保卫阵地。而特殊训练的丛林军犬,则可能在追踪敌人和发现敌人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别的不说,哪怕是一条农家犬,陌生人过路都能引来一阵疯狂的狗叫,丛林阵地战和猫眼洞这样的地形,大量的军犬甚至是训练有素的猎狗,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丛林监听设备作用也非常巨大,重点部署在某一些要地,能够很好地进行早期预警。
他甚至不用想都知道,哪怕是美国人非常大方,财大气粗,但在这些辅助作战装备上,也绝对不如自己大手笔。
到时候,总要让美国佬见识一下,被国防军半夜摸人,半夜摸阵地,而自己要去摸阵地却屡屡受挫,连秘密行军都可能被丛林监听设备发现。
总之,以一定的大手笔投入,换来东南亚丛林的另类不对称战略局面,是张蜀生的决定,有钱有装备却不用,而用人命去填是最不划算的。
既然是重生的人,就知道丛林战的一些宝贵经验,而美国人,甚至在这之前从未打过丛林战,一战的欧洲战场,最后时分美军的推进速度简直就是坐着卡车直接狂飙。
战场意识和作战思维上的差异,决定了装备风格,也间接导致了盟军将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一小步。
他要让盟军知道,别以为高科技战争只能在平原和普通山地地形打,哪怕是丛林和雨林,也要你们见识一下中国人三十多年高科技建设的成就,打的印度佬,英国佬和美国佬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更别提三个月解放东南亚的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