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四章 呼代里大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四章 呼代里大捷 (第2/3页)

清楚,也知道军部把自己放在这里,就是一个理由:对抗苏联红军。

    战争在边境打响,而不会涂炭国土,那样的战争是军人最向往的,有本事,拉出来打一仗,谁高谁下自然见分晓。在饶国华看来,这是证明自己,证明第11师的价值,争取将来把这个半坦克师换装成真正的装甲师。

    呼代里河哨所,中午12点。

    “政委同志,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我军暂时无法突破中国人的阵地。”

    苏联方向的小山坡后面,那名最先带队追杀两名红军叛徒的连指导员正在向刚刚随队赶来的团部政委报告。

    这个团隶属于西西伯利亚军区第三集团军下属第241师,是第三团的番号。

    为了贯彻斯大林同志的意志,为了执行苏联高层的蒙古方面计划,团政委米勒列夫同志抛下因为大批卡车发动机出现故障,而被拖在半路的团主力,自己率领一个营乘坐其余的卡车,火速赶往呼代里河一线。

    其实,米勒列夫原本不是来支援的,而是来抢功的,因为当他听说呼代里河苏联一侧,行动部队和中国交火后,一个刚好在附近的营受命支援上去后,就急不可耐地带着部队赶来。

    一个营外加一个排的苏联红军,怕是几分钟就能冲进中国的领土了,自己如果再慢了,和那个该死的来自白俄罗斯的团长一样的话,这功劳就没有自己的份了。

    然而,当他来到呼代里河一线,看到的情况却让他愤怒地差点拔出枪枪毙了那位基层指导员。当然,在他看到了自己带来的一个营后,又改变了这个想法,甚至对这位越权指挥的连指导员,抱以感激。

    多么好的立功机会,伟大的米勒列夫同志将率领两个营和一个排,攻破顽强反抗的中国人的防线,进抵中国领土,直逼库伦一线,为大部队的开路,抢下头功。

    在这一刻,他甚至觉得,那位敢于拿枪指着红军营长的头,抢来了指挥权的基层指导员,虽然是笨蛋加蠢货,但绝对是一个善于表现的人,只是运气不佳。而自己,则拥有了实力和运气,以及基本的指挥素养。

    当然,最最关键的是,对面的中国人只有大约两个排的部队。

    “突破他们!!别列夫同志,我要求你立即从正面展开猛攻,而我将带领部队绕过正面,从背后包抄他们。别列夫同志,请立即执行命令。”

    米勒列夫同志转过身,对一旁耷拉着头,闷着脑袋吸烟的那位被一名基层指导员剥夺了指挥权的营长下令道。这位没有带上自己营指导员的营长同志,刚才被一名小小的连指导员狠狠地夺了气势。

    “是的,遵从您的命令,米勒列夫同志。”

    虽然对于让自己的部队去当炮灰有些忿恨,但别列夫斯基没有反对,无论是军衔还是政治身份,他都远不能和面前这位团政委相比,他随时可以下令枪毙自己,哪怕,最残酷的反革命镇压已经快过去了,军官依旧不能反抗政委。

    别列夫没有理那位受到了上级打压而缩到一边的连指导员,而是走到山垛子后面,拿起望远镜,重新审视起对面中国人的防御来。

    而在他脚边,是一名刚刚被中国人的子弹撕去了一条胳膊的红军士兵,十七八岁的样子,还很年轻,在那里痛苦的哀号着等待救治。

    “中校,中国人虽然人数上不占优势,但训练很有素,比起我们的士兵,作战素质要高很多。”

    一旁的一名连长,见营长终于摆脱了那名叫嚣着‘优先指导权’的政委,走过来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整个战场,虽然没有胶着在一起,但依然充斥着步枪的对射和机枪的嘶鸣声,偶尔还有一两发炮弹飞向彼此,那是双方的迫击炮在开火。

    而断断续续的还有一两声和迫击炮不同的炮击声,则是中**队的步兵炮在远远地开火,精度很高,光凭两门炮,就能压制住很大的一片开阔地,再配上中**队放平使用的高射机枪,封锁了整个几百米宽的河岸,使得红军无法大规模地冲过河来。

    一个营的红军,居然被中国人一个连不到的部队挡在了河对面,两军花了30分钟的时间对射,结果缺乏火炮的红军,伤亡远比躲在工事和民房后面的中国人大。而大多数的伤亡,都是由于士兵们对中国人的那种新式机枪缺乏足够的认识,而苏联的机枪一开火,那冲天的白色水雾,立即就能引来对方的机枪压制。

    “而且他们的火力很强大。”

    别列夫作为基辅步兵学校毕业的优秀军官,参加过多次镇压反革命的行动,军事素质比起那位连政委高了许多。

    他回头看了看红军的装备,由于这是一支新扩编的军队,大部分人来自集体农庄,少部分是学校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是老兵。快速扩编的苏联红军,付出的代价就是兵员素质急剧下降,当然,还有那些偶尔闯入别列夫眼帘的,两个甚至三个红军,蹲在一个射击位后面,一人负责装子弹夹,一人负责观望。

    “真是苏联的耻辱。”

    在心里默默地问候了一句,别列夫丝毫不敢透露半点对这一切的不满。自己这个营虽然装备比其他一些新编部队好,但依然是层出不穷,除了莫辛纳甘步枪外,甚至还有十月革命时的老型号。机枪则是轮式推进的老马克沁,威力还算不错,但从刚才的战斗来看,射击精度和隐蔽性,操作性都不如对面中国人的机枪。

    雪天不用考虑机枪冷却水的问题了,抓一把雪就能敷上去,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几百米外都能看得到的高高冲起来的水雾,敌人都不用望远镜,瞄准水雾下面打就行了。

    至于迫击炮,整个营倒是有一些,但卡车不足,为了多装士兵,大多数都还放在营部,等待后勤部队用马车拉上来。

    至于中国人使用的步兵炮,更是没有了,大炮?这种天气,大炮还在恰克图和工事群里待着呢。

    “要是空军能够出动就好了,我们在前线布置有大批的飞机,足够压制中国人了。”那名连长感慨道,平时总能看到那些耀武扬威的飞机从天上飞过,耻笑下面趴在雪地里训练的步兵,而这一次,它们也无法出动了。

    “是啊,或许等下午的时候,它们能够出动吧。前提是他们能够找到足够的人,把跑道上的雪扫干净,但那时候,我们也许突破中国人的阵地了。”别列夫不太清楚自己的想法,居然是有些幸灾乐祸,那些该死的家伙,平时都把步兵抽去清理机场,这一次,自己这个营上前线了,他们应该去找农庄里的农民来扫雪了吧,那些娇弱的空军老爷们。

    “呜……”

    “小心!!”

    一阵奇怪的声音朝这个方面传来,那名在小山头后面看了半天的连长,非常快速地一把将营长同志扑倒在地,随即而来的是一阵不算太剧烈的爆炸。

    “轰!”

    普通的一次爆炸,却刚好在步兵人群中炸开,拥挤的,只知道射击的新兵们,顿时被这发迫击炮炮弹扫倒了一片,连长的肩膀被一块弹片刮开,鲜血流到了下面别列夫的脸上。

    “进攻,我要你们进攻!别列夫同志,立即进攻,当侧翼枪声响起后,如果你不进攻,战争结束后,我将亲自枪毙你。”

    团政委米勒列夫亲自带队去迂回前,扔了下这一通狠话。

    米列夫检查了一下那名连长的伤势,少有地招手叫来两名士兵把他抬下去包扎,自己拍了拍身上的雪渣,转身大吼道,“进攻,一连准备进攻。”

    他清楚,无论如何,自己将展开进攻了,哪怕中国人用密集射速的武器封锁了河道,自己也必须冲过去,否则,万一河面的冰被完全毁掉,冰冷的河水拦路,自己除了学米勒列夫同志一样带队迂回外,就是等待被枪毙。

    “副连长,苏联人发起冲锋了。”

    呼代里河哨所边防班长王林一直带队坚持在岗哨里,即便在两个排的支援部队抵达后,他也没有离开,这时候,兵力不足,谁也不能后退。

    “也应该进攻了,苏联红军的实力,怎么比评估中还差,这是不正常的。”副连长蒋大山点点头,甚至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到大约一个连的苏联红军,正在从躲避的小山和雪坑里爬出来,准备进攻,而后面负责支援的苏联红军,枪声也更急了。

    砰砰的枪声,一直没有停,嗵嗵嗵的迫击炮声,双方机枪的嘶鸣声,也交织在一起,虽然不够密集,但绝对是激烈的。

    “高机班注意,给我狠狠地收拾他们,步兵炮班和迫击炮炮,协同炮击。”开阔带,在携带了足够多重型武器的边防军面前,苏联红军冲过来的希望太小了,而且,还有最后一招,那就是炸掉冰面,那样苏联人虽然可以换个地方冲过来,但却能多拖延他们一段时间了。

    “副连放心吧,看我们收拾他,哈哈!”

    几个老油子兵整了整因为打得太欢,而搞偏了的军帽,够下身子,趴在一段矮墙后面,开始拾掇起高射机枪来,准备扫射。

    两百米左右的距离,放平的高射机枪在敌人缺乏重火力压制的情况下,将犹如收麦子一样,消灭掉万恶的布尔什维克苏联红军。

    副连长蒋大山笑了笑,这些老兵油子,自己这个副连长总被他们喊成副连,都是吃了‘妇联’的亏,他还有怒不好言,大手一挥,笑骂道,“你们这些老兵痞子,天天叫嚷着要打苏联人,这下好了,人家排着队冲过来让你们杀,看看,那一个个老毛子,和当年的沙俄人不是一个长相?以前的清军,只有拿刀和人家打,现在你们可是全副武装,谁少打了,谁手软了,老子回去让你们全部进‘副连’去。”

    “放心吧,副连长,打的他们去见列宁同志!”

    “哈哈哈……”

    士兵们闹归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