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袁嘉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七章 袁嘉谷 (第2/3页)

后孤儿院的管理原则都确定了,虽然心里极度震撼团长这种思想,但隐隐的,他觉得这样的团长才更像是做大事的人。也只有这样的庞大计划,才能帮助团长成大事。

    一个庞大的a计划,罗峰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一些人的牺牲与奉献将会是注定的,为了华夏民族今后的长治久安,整个a计划容不得张蜀生怀有任何仁慈。

    不只是这些中国的孤儿,还有更深远的计划部分,都将绝对地执行下去。

    一路想着事情,又经过几小时的颠簸过后,昆明城已经在望了。此时的昆明,季候更是四季宜人,九月天的气候只是略微有些燥热而已。

    下了车,张蜀生带着两个便衣警卫下了车。

    “大城市就是大城市!”虽然远比不得后世一个大县城的规模,但此时的昆明也算是颇具规模,至少街上能见到汽车拼命地按着喇叭像蜗牛一样开过。

    进了城,张蜀生先是随意逛了逛,买了些昆明的特色小吃果腹,体验了一番昆明的风情。

    此时已经是下午,要在昆明留几天的张蜀生也不急着去昆明女中。

    想起何方炯“麻烦”自己的事情,他就觉得有些取巧了,不过好歹算是找了个借口去见见何凝那丫头。只是不知道她欢迎不欢迎。

    前方一条后街巷子围了不少人,开始还以为是茶馆,准备去喝一杯茶,走过去才发现,居然是不少人在围看临街屋里一个中年人写毛笔字。

    “啧啧,屏山居士这一手字,下墨如有神,真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是啊,不愧是状元老爷的功底,这大清朝虽然倒了,可我们状元老爷的功底儿可丝毫没丢下。简直是字字珠玑,入门三分。”

    茶寮改建的一个小屋,大开着门,内坐一名极有风度的中年男子,气定神闲地写着毛笔字,偶尔停下喝喝茶,丝毫不顾周围人似是而非的评论。

    张蜀生拉过一人,低声道:“兄弟,这位先生是谁啊?”

    那人见张蜀生衣着打扮不俗,还有两人跟着,心道怕是又来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嘴一撇,“诺,求字要排队,还得看状元老爷的心情。”

    “状元老爷?敢问他叫什么?”张蜀生隐隐有些印象,记得当年上历史课时,有些同学起哄说民国如何如何不好,当时历史老师随便举例提了一个人,就是说的民国云南的一位状元爷。这位状元爷除了显赫的晚清官场身份外,最令后人称道的是他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小学教材,部分词汇甚至沿用到了后世,算是民初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

    “当然是袁嘉谷袁老爷了!”此人的声音微微有些大,里面写字的人搁下笔,写完了最后一个字,向外望来。

    果然是他,张蜀生心里一喜,没想到运气这么好,遇到了这个隐居昆明的高人了。

    “谢谢袁老爷,谢谢袁老爷!”

    一名富商打扮的人迅速地放下二十多个大洋,告谢一番后,带着一把写了字的折扇,高兴异常的离去。

    这样的晚清京官,状元出身,如今只能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