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易中天品三国 (第2/3页)
当然,在张宁出不再录制之时,在现场的观众也是诸多的不愿意。
不少激动的粉丝,纷纷肯求,希望张宁继续再录制几期,他们还没有看过瘾呢。
不过,张宁还是拒绝。
张宁毕竟不是真正搞学术的,此时弄个看点出来,倒还可以震住这一些观众学者。
可是,越是讲到后面,张宁也有一些心虚。
现在乘还没露出什么马脚,赶紧得撤。
“呵呵,各位,其实家讲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哪怕就是我走了,未来家讲坛,也会有更多知名的讲师涌现,也在这里谢谢大家今天前来给我捧场。那么,再见吧。”
一翻与观众辞别,张宁在工作人员的拥护下,进入了家讲坛办公室。
此时,办公室里央视台长聂辰,丁文明,以及刘芳都在。
另外,张宁还看到了坐在边上的易中天与孔庆东。
“孔教授,易教授,你们也在呀。”
张宁与孙庆东,易中天打了声招呼,便坐在一边。
此时,正中的聂辰却道,“张宁先生,孔庆东教授与易中天教授是我请来担任家讲坛的讲师,你现在也不录了,后面几期节目,就交给两位教授。不过,两位教授在讲课之前,倒也想听听你的意见,便一起来了。”
聂辰解释道。
“是呀,张宁先生,这次还得再请教你了。”
另一边的孔庆东,亦笑着接过话来。
“哈哈,孔教授,怎么又是先生来先生去的,刚才在台上就算了,怎么在台下也叫先生。我看你还是接叫我张宁吧,免得听了怪怪的。”
“哎,叫你先生不因为你是站在台上,者为先嘛,不管在哪,只要你比他人有过长之处,你就担当得了先生。不过,既然你不喜欢听这个称呼,叫你张宁也行。反正,以我这把岁数,叫你张宁,你也不吃亏。”
孔庆东风趣幽默,得张宁哈哈大笑。
一边的易中天,也道,“张宁友,既然孔老二也这么叫你,那我也叫你张宁了,希望不要见怪呀。”
“易教授,怎么会,你们都是老先生,老前辈,怎么叫我都行。哎,对了,两位老先生有没有定好下一期家讲坛的课程。”
“定是定好了,这不请你来参考一下嘛。”
聂辰道。
“汗,我能有什么参考的,实话跟你们,我除了对西游与封神比较了解一些,对于其他的,还真没有太多的研究。你若是叫我讲什么大清王朝,我估计,一个历史系的本科生,都有可能秒杀我。”
张宁笑着道。
“张宁,你就别谦虚了,我可不是叫你上这两堂课,我是叫你提意见。”
聂辰完,一边崇拜张宁的刘芳也道,“是呀,张宁大大,家讲坛之所以还能够保存下来,可以完全是你的功劳,怎么,你也得提些意见呀。”
“好吧,聂台,两位教授定下的课程是什么呢”
张宁只好点头。
“孔庆东教授的课程是侠义鉴赏。”
“易中天教授的课程是大汉帝国风云。”
着,聂辰还将孔庆功与易中天要讲的一些内容,发给了张宁,“你看一下,尽量多提一些意见。”
张宁接过资料,看了十几分钟,然后将资料合上。
这时,孔庆东却是坐了过来。
“怎么样,张宁,有什么意见尽管提,现在你是老师,我是学生。”
“呵呵,倒也没太多意见。”
张宁摇摇头,“你的侠义课程设置的非常好,要我提意见,我估计也提不出多少。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标题可以改一改。不如,改成武侠赏析怎么样”
“武侠赏析”
“对,侠义太过于高雅,有一些不贴地气,武侠大家都喜欢看。所以,叫武侠应该会比侠义更有吸引力一些。”
“嗯,我也觉得是。”
众人点头。
不过,张宁继续道,“只是,如果以武侠命名,倒不如接叫金庸赏析。甚至完全可以叫,我看金庸。孔教授此前不是一很推崇金庸么,并且,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