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朝 决定 (第2/3页)
经初步统计出来,各州仓禀大概还可以挤出。。”
“今年的徭役也要增加了,除了修陵和河道之外,其他大项目已经停了,户部已经制书,西北直道沿线各州县,三男出一丁,官道沿途州县,四男出一丁,协运前方。。”
“现在春耕正急,一下调走地方那么多劳力,。。恐怕对来年收成不妥吧”
“若是让吐蕃人突破进来,哪怕是一只小小的偏师。。。你还指望春耕么。。”
“吐蕃南路犯敌数万,强取松州不下,又以善攀健儿越山而入为内外呼应,为枢密院教导军山字营截击,死伤累累,吐蕃松州军乘势突出,吐蕃城下大乱,相拥践踏于山道,目前犯敌余部已经止于羊马甸,。。”
“吐蕃北路自从夺鄯城后,就在没有进一步的大动作,反而一直在搜掠囤积,并调遣那些藩部南下,汇合中路。。”
“吐蕃中路兵势最盛,号称二十余万,四出攻城略地。。也是河西行台最迫在眉睫的大敌,光是这个月内,就接战十数起。。”
“其中左神策中郎将李冕率本军五营并藩军一千,袭吐蕃党项部于米香川,阵没四千,斩首七千,获部众牛羊近万。。。”
“吐蕃东齐岸本所部一万七千,陷天兵戍七寨。。。。死难军民八千余口。。”
“为什么吐蕃人在损兵,我们却在失土。。吐蕃的兵锋,都逼近行台了。。”
“因为河西之地沃野平冲,我军需要守住的地方太多了。。”
“现在的策略是逐节抵抗,以坚城硬寨,磨损吐蕃人的锐气和兵力。。以小损积大胜。。”
“可以寻找战机一役决之啊。。”
又有一位宰相提出异议,却是李揆。
“现在每天都有河西百姓沦为异域。。”
“吐蕃用兵多路,旗号散乱,很难抓到主力决战的。。”
“吐蕃用兵多路,正好可以各个击破啊。。行台麾下可是八万大军。。”
李揆有些不依不饶的道
由于当初肃宗的行在设立在西北,因此沿袭下来,那些西北路出身的臣子,在朝廷中自然而然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自从裴勉一系的倒台后,他们很快找到新的代言人,比如这位义正严斥的宰相李揆。
“八万大军很多么。。吐蕃可是有数十万人马”
我突然反唇相讥道,
“各路击破也要有这个人手,你当各军将士都是神仙啊,旦夕奔驰数百里之间,还有余力迎战破敌,。。”
“原本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但失了陇右后,行台需要留下足够的人马,来防备吐蕃绕过河西,直取关内。。。”
“或许有人想学边令城,我可不能坐视再出一个哥舒翰。。”
“河西不能丢到,这是最后的底线。。河西一失,西北财富人口牛羊骏马,皆沦为异域。。”
皇帝小白适时开口打断了我们的对抗。
“朝廷失去这块财赋兵员。。后果难以想象,仆固大人已经下令,河北各军中,已经完成整编的部分,全部抽调出来”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不免看了我一眼。
我微笑不语,这活该他们着急,只是为当初的不合作埋下的苦果而已,龙武军的根基在关内和剑南,虽然有唇亡齿寒之感,却没有他们那么重的切身之痛。
自从打通回纥路,重开朝天可汗大道后,我背后这个团体,对西北路的依赖就少了许多,通过草原直达安息北庭,虽然还有些不靠谱,毕竟有了更多的新选择,需要对河西妥协的余地,就小得多了,反过来他们有求于人的地方更多了。
毕竟,现在于吐蕃人作战的主力是龙武军。
相对的,
现在卫伯玉主持下的河西行台的方略于朝廷上说的还是有所保留的,战局一直在变化,而御敌的任务很繁重。
毕竟统帅千人和统帅万人,乃至十万人是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卫伯玉的名下军队是多了,但是相对的成分也复杂的多,从起家的北军、卫军,到边军到地方团练,守捉兵,需要时间把来自不同系统和作战风格下的军队,磨合整顿培养默契纳入到有效的指挥体系内来,都需要时间。
在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