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零八章 捡回来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零八章 捡回来的 (第2/3页)

对严密的等级体系,按照身份和品级在对口负责。

    底下实际具体办事的人,已经与我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但是就如那句老话说的,高出不胜寒,长时间完全依赖底下人的结果是不可取的,人都有倾向性和个性喜好的,哪怕出于恶意或者好意,积累的日常越久,都可以影响到上位者的判断和立场,这是再严密的监察制度也没有办法避免,历史上许多显赫一时的权势人物,都是因为被党羽、部下、亲信所裹挟的大势,被迫做出一些后人看来相当脑残不智的行为。

    因此留这个一个缺口,并不是为了纠正发现什么,而是在于一种姿态,告诉那些仅仅围绕在我身边的人群,上位者不是他们凭借共同的意愿,可以轻易蒙蔽和封锁的,反正后世的地方政府,也多少有那么个信访接待日,目的也不在于真的能解决什么问题,而在于给予民众一种宣泄和表达的渠道,也是同样的道理。

    虽然未必所有的问题都能靠这形式上的被揭举出来,(那会把人累死烦死的),而且多数流于形式,但如果被揭举出来,那就是及其严重的后果和下场,保持这一个可能性的概率,也是对广大体系内中下阶层的一种警醒和威慑。

    当然,这是应付深以为然的薛景仙、崔光远他们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是,我嫌唐代的休假太短,十天才一旬修,对于一个在新中国一年到头,大小黄金周不断所养成惰性的现代人来说,这个年代传统的一年三节五敬,实在太少的可怜,而且其中还要扣掉元宵、中秋、除夕之类的三元佳节、两代皇帝的千秋节的大型朝拜加赐宴活动。

    没开府前,还可以借整理军务、慰问将士,带一家老小跑出去旅游,开府后又是领一回事,作为屈指可数的封臣,动不动三天两头就要上朝点卯,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好让皇帝和列位臣子安心,连出门也不能去太远,不然御史要弹劾,史官也要记述详细的行程和言行。所以我干脆苦中作乐,给直接找由头避开公务,换换环境和想法。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具体的日期是除去每月那些必须的朝见后,剩下的日子在闺房里由小丫头在投色子所决定的,这种儿戏一般的活动,甚至顺延到我身边留宿的女人身上。

    按照家庭地位的顺序,除掉阿蛮云容她们的时段,剩下的时间段由其他人投色来抽取分配,就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就用数量来弥补,我是不介意夜玩的生活多多益善的,但对那些女人来说,要毫无遮掩的待在一起做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就有些尴尬和无奈,但出于某些想法却有些不甘心,最后往往还是不得不得便宜了我。

    当然也有例外,萧雪姿她们四个历来是共同进退的,就算用不上也要在旁边看着。这样有利于打破她们之间的隔阂和生分。

    扯的远了,话说回来。身份的差距真的那么严重,或者我的传闻真的就那么可怕么,让这些明摆比我小不了多少的士子,憋着表情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长安城的另一处,卢子良再次看了一眼留宿的寺院,虽然矮小简陋,哪怕是阳光最充沛的响午,也是阴暗潮湿,充满了汗臭和霉味,还有无数热情而活跃的虱子什么每天晚上前赴后继的打扰他与周公的约会,但总算是这几个月来的家,摸了摸袖袋中的分量,还是下定决心,走到一个卖捞什的大锅前。

    所谓的捞什,乃是长安时下的一种特色,但凡是大小店家,在天气还不是很热的时候,都会把隔夜的菜底收集起来,早晨开铺,加很重煮成一个大锅,贩售给那些卖苦力的人群,也是一笔收入,当然味道就不能太讲究了。这也是拿下底层人,能够以很少的钱,就吃到荤菜的机会,因此总是供不应求的。

    因为各家店铺的风格和口味不同,许多吃捞什的人,都吃出门道来,那家铺子的汤底最多,有鱼肉和骨头,那家的价钱最便宜量足管饱,那家的口味最好,还放姜葱和辣子。

    吃捞什都是没钱享受桌椅空暇的人,都是蹲在在地上,或是靠这墙根,一边用手捞着汤碗的底料,分出骨头和鱼刺,就着浑汤,悉溜的大吃大嚼起来,还有些小钱的人,就会叫一笼蒸屉饼,原料也很简单,早市收来的烂菜去掉叶子,把梆子切成丝,伴上最不值钱的下水和肉皮碎,用黍麦粗粮和的皮子包起来蒸的小圆饼子。

    当然隔夜的剩菜味道不会太好,加了浓重的调料也掩盖本来的味道有些人觉得口渴,就还会管店家再买一碗一文钱的白汤,用的是洗米捞饭水,加自摘的野菜煮成的稀汤,很能解渴,也能骗肚子,只是容易饿。

    许多人吃的大汗淋漓,手口上全是汤汁。

    在对方也有些熟悉的表情中,他用碗接了一大勺子,从怀里掏出一个磨的油光光的木勺子,在袖子上搽了搽,从汤中掏起一快肥腻腻的猪皮,看也不看的塞进口中,细细在舌头上品尝这一点油腥的味道。

    这是第几个月了,朝廷讲究德容言工,那些稍微像样一些的人家聘人,也要讲究相貌,他这个样子一上门,连开口表现“言”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谢绝出来,他已经习惯那种嫌恶的眼神,不客气的说,我们这儿是找西席,不是招门神。

    看见那辆华丽的马车,他心中下决定,涨红了脸冲上去,脸上那块青蓝色的胎记,似乎也充血变成了紫色。

    “这是什么人啊。”

    我看着坐在堂下有些局促不安,一边小心翼翼观察左右,一边就这茶水狼吞虎咽糕点的年轻人,都快大夏天了,还穿着初冬的袍子,全身灰扑扑又磨的有些发白,许多地方都脱线,

    “这是小小姐带回来的。”

    我摇了摇头。

    这是什么事啊,雨儿平时喜欢捡些小猫小狗回来,养在后园的猫咪就有几十只,倒是为剩余饭菜,提供了一个去处。这出去看马球回来,居然就给我捡了个大活人回来。

    或者说被撞晕在雨儿的马车前,当场吐了一地十分吓人,我家现在外出人员的保护很周到,他真实走了狗屎运居然也能被撞到,连带被抓或者说抬回来询问。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世家子弟,家教都不错,这长安城里相当部分人是懒得去做欺男霸女之类的事情,有这闲功夫,还不如配合父兄在政治上更进一步,象70码那种事情,也就是一些新进的乡下土包子暴发户,才会纵容出来的家教路数。

    我家也不例外,毕竟一个有正常心智的成年人,是不会刻意去踩一些蝼蚁以获得成就感的,除非他不自量力的试图爬到你身上来。

    “怎么称呼。”

    我走过去,他听见声音赶忙站起身来。

    正面看起来,才发现相比他潦倒的外貌,这人长的实在太有个性,他的脸很消瘦,但还算端正,只是眼角还有一大块青色的胎记,显得格外的碍眼。突然见到,少不得会被吓一跳。

    “在下姓卢,字子良”

    这个阴阳脸还算恭敬的回答道

    “你的名呢。”

    我不放心有问了一句。

    “贱名一个杞字。”

    对方有些奇怪的回答道。

    卢杞,这个名字我脑海中转了两遍,突然心中一跳,不由苦笑起来,雨儿这找了一个什么事啊,一不小心好像捡到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