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六章 糊弄与忽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六章 糊弄与忽悠 (第3/3页)

士,还没现身呢。”

    听到这个名字,我笑了笑。

    所谓密教,就是天竺末法时代,位保全佛法而诞生的秘传穿法的地下之教。传到中土后,为适应环境,又吸收了众多显宗教义中的长处,以广大门户。

    唐密之传承要求极高,非普门传灯阿闍黎(法师)不能收徒传法。教内约束极严,授法必须建立曼荼罗,否则犯三昧耶戒。因此,传承不易,更易受社会变乱之影响。因此,在唐以后就很快消亡了,倒是传到吐蕃和日本的变种,东密、藏密,却因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被较好的保全下来。

    这位不空,以一人之身,**支撑起一个教门,在佛门中独树一帜,也算了得的人物。

    正以思考为名的发呆中。

    外围的人群又一阵骚动,分水一般让开一条道路,唱名唱到嘶哑的僧人,象突然吃了烈酒一般,红光满面高喊,却是来自荆南玉泉寺,河东报守寺,北禅宗主神秀亲传大弟子普寂、义福,携弟子前来参加法会。

    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前代北禅宗主神秀寂後,普寂、义福两大弟子在皇室的支持之下,继续阐扬他的宗风,盛极一时,有两京之间皆宗神秀之概。普寂并以神秀为达摩一宗的正统法嗣,立为第六祖,而自称为第七祖。

    但自从数十年前洛阳是非辩法无遮大会之后,六祖慧能的传人神会,在洛阳荷泽寺创立菏泽派,以南宗顿悟法门力压北宗渐悟法门,影响大涨,自此北宗开始走下坡路,正要借此机会,搬回一城,因此阵容格外庞大,放眼过去,来的几乎全是金线银绣的深色袈裟,以及资深大德所特有的花白胡子,在随风飘扬。

    “不知道大人又在叹什么。”

    却是王维离席走到我身边。对他来说,更感兴趣的是眼前的人,一夜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整个长安佛门大都为之奔走,还不得不自食其言。

    “我只是想到一个典故。”

    我对他露出一个笑脸。

    “魔谓佛曰:汝灭度后,令我弟子,皆剃发著僧衣为沙门,食尔饭,坏尔戒律,改尔教义,灭尔正法,尔能如何?佛黯然泪下。”

    “你看如今比丘僧众,以大德相出没红尘,浮财万贯,权势名位,高堂华宇,服朱用紫,显赫加身,不计其数,尤厌其少,举世却皆言其为真法活佛。如此下去,新的灭法之世,也在在数十年间。”

    就我本来来说,我并不担心佛门真的能产生什么影响,支派太多,组织太松散,而且鱼龙混杂,被本土化的太厉害。

    根据历史上的经验,佛门本身对中国文化的负面作用其实有限的很,甚至还比并不过走歪路的儒家所带来的恶果,倒是有无数邪教,以佛子、弥勒之名,行伤天害理之事,成为动乱的根源,也让佛门背了不少黑锅。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国人实在太现实了,现实到鬼神为了香火,也要顺应时代进行改变,现实到观音大士本来是很普通,在佛祖座前侍奉的一个男弟子,却被中国信徒按照自己想象和需要变性成女人,并且按照求子、保平安、发财等需要,延伸出一大堆化身和职能来。

    谈话还在继续,

    “这么说,佛门四散,倒是好事了。”

    却是小正太的声音,王维很意外的侧目了一眼,却没有说什么。

    “这很简单,没有万川归海式竞争,怎么能体现出各自之间的优劣得失,发现各自的不足与长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才是长远发展之道,。若是一家独大,那也是佛法的末日了。”

    灭佛未必真能灭的了佛门,因为消灭不了它已经和中土文化渗透一体的部分,但是却能促进其反省和改良,更加的本土化。

    “说到这里,倒不知道开府大人所信何为。”

    “我信孟子,乃是是无神主义者”

    “什么。”

    他惊异了一下。

    “难道是孟子敬天而远鬼神之说。”

    “差不多把,我敬的是日升月落,天地万物循环不息的自然大道,你可以叫它科学。其根本宗旨是,万物皆有因理可循,只是我们往往手段见识不足而已,,而敬为神异。相对于鬼神的唯心之说,你也叫他唯物主义”

    我义正严词的道。这一霎那,马恩列毛诸位大神的附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