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按部就班(一) (第2/3页)
是办事实干,我可就要退避三舍。”
向前就笑,说:“这事你准成,我也只不过是问问县长在不在……是这样,我认识一朋友,算是个实业家吧,这人有钱,最近静极思动,想投资做个生意,可是又不知道去哪里投资才好,就来问我,我想,咱们大王不是正在发展,我看,能不能将他带到大王来,让他瞧瞧?”
胡皎洁就说:“谢谢大记者,好事啊,不知道你那位朋友想投资什么?要投多少钱?我们县百废待兴,非常欢迎啊。”
向前沉吟了一下:“这个啊,还不好说,不是不好说,他这人有些小嗜好,或者说心理上有些偏执。”
“这样说吧,他没事总在家里,要是遇上事,要出门,先得看看老黄历,今天易于做什么,忌讳做什么,比如说不能沐浴,不能理发什么的,都要了然于胸,才出门,出门了后,那个方向能走,那个方向不能停,停车的时候车头要停那个位置,这下车的第一步要落哪个脚,都得有算计,我这样说,你明白不?”
“哦,是挺讲究的一个人。”胡皎洁点头说:“明白了,这人就是讲究风水。”
向前说:“对,所以你问我他想投资什么,投资多少钱,我真的还是说不准,不过他就是说想投资,想做点什么,我就想咱们县能不能将他给拉过来,这样,一切弄的顺了,什么不好说?”
“那你那位朋友贵姓?”
“他呀,姓梅,叫三宝,梅三宝。”
胡皎洁一听就眼睛锃亮:“他呀,那敢情好,就是一直喜欢捐钱的那个梅善人?”
向前就点头,胡皎洁说:“听说他以前是开矿的,后来怎么不做了?”
向前说:“钱多了烧手!梅三宝开矿赚钱了,后来他在外面,家里不是遭了劫匪了吗,幸好老婆孩子没事,他受了刺激,不干了,说钱多没用,人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整天在家里吃斋念佛的,陪着老婆孩子,到处捐钱,说花钱消灾,于是就落了一个善人的名头,我采访了他几回,就熟悉了。”
……
赵文在西铭省呆了一天,准确的说是头一天下午从大王去,晚上到了娄海山家里和杨紫烨吃了一顿饭,到了第二天中午就赶回。
娄海山考察工作去了,不在家。杨紫烨让赵文在家里和自己用餐,赵文就说:“好,谢谢阿姨,不过本来是想请阿姨和娄叔叔吃饭的,弄得我现在倒是成了蹭饭的了。”
其实领导也是人,也是有血肉情感的普通人,只是人们平时习惯用仰视的眼光来来看他们,所以往往就看到了他们身体外面笼罩的一层光晕,心里就增加了神秘感。
当然,也只有接近了才有机会以平等的视角来观察这些领导。而人们往往缺少的。是接近这些领导的机会。
在西铭,于餐桌上办事是一个传统,赵文明明是有求而来,但是他想来想去的。今天在杨紫烨面前嘴里根本就不提大王县从南墁市引水修渠的事情。
杨紫烨必然是清楚赵文的来意的。不过赵文更愿意让杨紫烨觉得自己单纯的就是以一个晚辈的身份来拜访、叙旧、甚至是来串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