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六章 老陈家横插一杠子【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六章 老陈家横插一杠子【一更】 (第2/3页)

舰队”、“影子舰队”等绰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裁减军备,美国也面临着大量刚服役的军舰必须退役拆毁的难题,这显然不符合军队利益。

    为此,时任大西洋舰队助理参谋长的欧内斯特金提出了将退役军舰拆除一些关键部件后,在几个港口集中封存的办法。

    这些军舰平常由预备役人员管理,如有需要可随时重返战场。

    美国国会最终在1925年通过了一项法案,成立国防后备役舰队来执行这一制度。目前,“幽灵舰队”主要停泊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尼西港,弗吉尼亚州费城的尤斯迪斯堡、得克萨斯州的博蒙特。

    二战刚爆发时,德国潜艇在大西洋横行无忌,大量击沉英国商船,对于严重依赖外部物资的英国来说,这几乎是致命的打击。然而,英国此时根本没有多余的舰艇来为商船护航,担任过海军部长的首相丘吉尔遂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求援。

    考虑到当时美国仍奉行中立政策,国内民众和国会都反对介入英德间的战争,罗斯福打起了这些封存军舰的主意。

    最终,50艘旧舰被租借给英国,为盟友提供了有力支持。

    美国正式参战后,“幽灵舰队”也开始为本国商船护航。

    二战后,“幽灵舰队”一度达到2000多艘的规模。

    在朝鲜战争中,这些军舰再次登场,共有540艘旧船为美军运输物资,提供火力支援等。到了越南战争时期,重新服役的旧船为172艘。而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也重启了两艘战列舰,许多军事爱好者都对“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对伊拉克发射巡航导弹的镜头印象深刻。

    “幽灵舰队”的卓越表现,让美国海军上下对其非常重视,美国时不时赋予它们其他功用,如作为为“军援工具”,像台湾地区服役的“基德”级驱逐舰,就曾是“幽灵舰队”的成员。

    不过对于俄罗斯而言,显然连维护这些军舰的能力都没有了,为了不使这些退役军舰成为泄露军事机密的目标,所以拆解之后卖废铁,就成了首选。

    而像退役航母这种大块儿头的家伙,更是不可能留给敌人。

    但是拆解航母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一般来说,首先是把航母上的武器装备先拆卸,然后再对舰体及动力设备等进行拆卸。

    不过对于航母这种庞然大物,拆卸分解并不是什么赚钱的生意,由于这些退役航母上往往有大量的有毒物质、石棉和过期燃油,甚至核反应堆等,使拆卸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据统计,如今要拆解一艘航母的费用大约在两千万美元左右。

    如此高昂的拆卸费用,令各国海军只能是望洋兴叹了,即使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常常会感到捉襟见肘,拆解过程不时中断。

    “其实,苏联分裂之后,实力大减啊。”提到这事儿,陈昭武也有些感慨地说道。

    就拿航母来说,苏联分裂之后,大部分的航母资源都留给了俄罗斯,但是偏偏生产和维修的厂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