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 灭族之仇,焉能不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5章 灭族之仇,焉能不报 (第2/3页)

对错,没有仁义道德。

    对于这些屠各胡人来说,或许他们是无辜的。

    而对于饱受异族劫掠之苦的大汉百姓来说,这些屠各胡人同样该死。

    虽然行凶的可能不是他们,但却是他们的父亲或者子侄,这种仇恨没法化解,只能用鲜血来洗刷,只不过他们的父兄或子侄欠下的血债,被加在了他们头上而已。

    罗征不可能把屠刀挥向汉人百姓,只能让这些异族流血。

    这个年代不是民族大融合后的二十一世纪,各民族亲如一家,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足以说明问题,汉人是相当排外的,就连那些自诩孔孟‘门’生的士人也是一样。

    要想站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挥毫泼墨,就必须要融入到大汉民族之中,接受大汉民族的民族观,站在大汉民族的立场,坚定不移的拥护汉人的民族主义。

    这是时代的‘潮’流,不是人能够改变的。

    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汉人百姓的支持和拥戴。

    罗征已经得罪死的天下士族,可不想再把大汉百姓也推到对立面。

    为了拥护汉人百姓的利益,得到大汉百姓的支持,他绝对不惜流血牺牲,哪怕让天下异族彻底族灭种绝,也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

    杀戮进行了整整三天,碧蓝的湖水已经被鲜血染红。

    安宁详和,水草丰水的休屠泽到处都是一副破败的景象,尸体更是随处可见。

    已经杀红了眼的羌胡人忠诚的执行了罗征的军令,屠戮了超过十万人,只留下了四十岁以下的‘女’人和未成年的少‘女’以及‘女’婴,其余的屠各胡全部屠戮一空。

    原本万里无云的晴空,也被乌云遮住了天空。

    往日天晴气朗的休屠泽似乎刮起了‘阴’风,好像十余万‘阴’魂聚集着不肯离去,空气中的血腥味重的十里之外就能闻到,就别是人,就连附近的野兽都被惊的有多远逃多远。

    直到阎行率领两千骑兵,赶着俘虏的七八万屠各胡‘女’人和上百万的牛羊马匹,以及大量驮着粮食的牛马大车离开后。罗征才终于松了口气。

    武威城,县衙大堂。

    赵云疾奔趟了进来。向罗征拱手道:“主公,阎行已经出发了。”

    罗征‘嗯’了声。点了点头欣然道:“没想到屠各胡这么‘肥’,可比那些羌人部落要富裕的多了,上百万的牛羊,数以十万斛的小麦,都够本将军的数万大军吃两年了。早知道这些匈奴人这么‘肥’,本将军当初还用为粮草发生什么愁,早就亲率大军来征了。”

    贾诩道:“休屠泽气侯适宜,水草丰沃,不但适合放牧。而且利于耕田,前汉时朝廷就曾在这里开荒屯田,只是后来国力日衰,才渐渐失去了对休屠泽的控制。只等将军击破洪屠的两万大军,亦可安置百姓于休屠泽耕种放牧,一来畜养战马,二则屯积军粮。”

    罗征道:“这个就让文若去‘操’心吧,不过本将军夷灭屠各胡全族,想来这个时候洪屠也应该得到消息了。不日必将尽起大军前来复仇,我军也得早做准备。”

    赵云接上道:“末将已尽谴斥侯而去,洪屠大军但有所动,必第一时间来报。”

    罗征点点头。起身走到屏风前悬挂的军事地形前来,盯着看了半晌,才道:“从宣威到休屠泽几乎全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纵有几处山丘地形,也不易埋设伏兵。想要伏击洪屠的两万骑兵,看来唯有引军遁入沙海。再伺机而动了。”

    贾诩道:“若‘欲’伏击,最好选在洪屠大军赶回休屠泽之前。”

    罗征略一思忖,便明白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