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我真只是个技术宅 (第3/3页)
们还没办过婚礼呢!”说这话的时候黄裕新脸上写满了遗憾。
他们的结合很简单,就一件事——领证。双方的家人亲戚都认识,那天她们俩穿上新衣服去领证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了,也就没有操办酒席这一流程了。彩礼嫁妆之类的双方家庭也从未提及,就这样何灵从自己家里带上自己的衣服搬到了黄裕新的家里,黄裕新一个人住了十几年的房间迎来了它的女主人。
婚后的两人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何灵一如以前一样的边上班边挂念黄裕新,只不过从以前买了东西给黄裕新送过去变成了买了东西给黄裕新寄过去。
黄裕新在和硬件软件技术较劲的时候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在深圳的几年,一直都是何灵趁着休假或者请假或者是找人换班来抽出时间去深圳看她的丈夫。经常周五晚上的火车第二天早上赶到,然后周日晚上的火车周一早上直接去上班,全部都是硬座和站票。
“三年啊,我在深圳呆了三年,因为很忙,她去过那么多次我都没怎么陪过她。03年非典的时候当时那边比较严,因为我上班时间比她们早,她送我过去的然后因为非典闹得严重她在深圳和我一起住了两个多月,那是我们从结婚到我回这里那几年我们在一起最长的时间。我女儿也是那时候怀上的。03年年底我觉得不能再这么两地分居让她那么辛苦了,再说孩子也有了,就决定回来在这边自己做。其实很愧疚的,她和我说了很多次想去海边玩玩,想看看海。你知道的,我们农村里出来的山还是见得多,海是什么样子也就电视里看到过。每次都推说忙,等有时间了再去等有时间了再去,一直拖到现在也没有陪她去看过海。以后还不晓得有没有机会,哎!”
和丰电脑城在我们省算是第一批从事电脑行业的专业性市场,黄裕新在二楼租了一个店面就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总的来说还算顺利,她们俩都是那种比较节俭的,婚后几年有点小积蓄用来做启动资金基本上是够用的。而创业阶段的生活困难对他们来说都不需要用到克服这个词。
“小时候吃过太多的苦,有时候连米饭都不能正常保证,需要吃各种杂粮来填饱肚子。不说现在社会上再苦还能有那时候苦?所以我们虽然有时候也是捉襟见肘的,但是两个人也真的没觉得有多苦,周末她不上班的时候都会来给我帮忙,她比我会谈生意,我店子几个大单基本上都是她谈下来的。那时候大学周围的网吧是遍地都是,她利用周末的时候去她们母校给谈下了几个网吧的机子更新换代系统升级的单子是我开店以后做的最大的几笔单了。我们一直没招业务员,一直都是她给跑的,再加上我的技术还可以,慢慢的也就有了固定客户,他们也给介绍客户过来,这几年的生意还行吧。”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黄裕新和何灵应该是以后大家眼中的模范夫妻。三年的时间,慢慢的从开始创业时候的举步维艰逐渐站住脚跟到发展的后来扩大店面还自己租了仓库,也算是走在的成功的路上了。用黄裕新的话说,他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曙光。
“你过的好好的,生意也好起来了,为啥给弄进来了呢?”我很好奇,在和黄裕新交谈过几次后忍不住问出了困惑已久的问题。
“哎,一言难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