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邲之战(八) (第2/3页)
暴骨于荒野,已经非常残暴了;现在又要做京观以彰显暴力、威慑诸侯,哪里还谈得上弭兵?残暴好战,哪里能保有社稷?晋国依然强大,哪里谈得上建立功勋?违背民意甚多,哪里会靖国安民?没有令德却以武力战胜,哪里能结好诸侯?趁人之危却心安理得,以此为自己的功劳,哪里会富民丰财?武有七德,我一样都没有,哪里能昭示子孙?
“古代圣王讨伐不敬,只是将罪魁祸首杀戮后筑成京观,以警示奸邪之人。晋国没有罪,士卒们为国家战死,又怎么可以建造京观呢?不谷只能在事成后向先祖告庙而已。”
楚人于是收敛晋人的尸体并将其妥善安葬,然后搭建一座临时祖庙,将随军带来的先王的神主摆在里面举行告庙仪式。
楚庄王随后又祭祀了黄河后,祭祀仪式举行完毕他就先后来到衡雍和践土两地。三十五年前,晋文公曾在那里举行践土之盟;三十五年后来到此地的却是敌人的后裔。
楚庄王参观了晋文公驻军的旧址和践土之盟的遗址,一些参加过城濮之战的老兵不禁哭出声来,人们不禁感叹世事无常;物非人是、物是人非。没人知道下一批来到这里的将会是是什么人。
楚国大获全胜,而郑国大间谍石制到头来却什么也没得到。石制所不知道的是,他已经失去了楚人的信任和支持。原来子重认为他故意拖延战局,迟迟不肯提供帮助,并因此给楚军造成了很大损失;他认为石制拖延的目的只不过为了想要加重自己的功劳而已。
石制心有不甘,他给子重写了一封信,责备对方没有兑现承诺。子重大怒,立即把这封信转送到郑襄公那里去了。
七月二十九日,郑襄公处决了石制、公子鱼臣和他们的同党。叛徒们为了谋取私利而出卖国家,最终只得到了身败名裂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