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八章 邲之战(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八章 邲之战(三) (第2/3页)

原因。在内阁中,只有荀林父和士会参加过三十五年前的城濮之战,两人属于资历最老的大臣。

    荀息当年受晋献公所托力保奚齐为君,所以被晋人视为骊姬党的领袖人物,这就意味着他与几乎所有的晋人为敌。

    晋惠公上台后,荀氏受到了无情的打压。但是晋人痛恨惠公和他的宠臣,后来又转而同情荀氏了。晋文公登基后,在大臣们一致倡议下,晋文公重新启用了当时正在田里锄大地的荀林父,以示不忘荀息的杰出功勋。荀林父从晋文公的御士做起,经历了数次内乱外战,一步步升到上卿的位置。

    而先轸和先且居父子曾连续担任中军将,这种情况在晋国史上绝无仅有,是先氏家族的殊荣;先縠把前人建立的功勋当成自己嚣张的资本,因此特别瞧不起与自己出身反差巨大的荀林父。郤缺死后,先縠与荀林父争夺上卿未果,心中淤积了厚重的怨念,所以才处处与荀林父作对。

    面对这起突发事件,大夫们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荀林父的兄弟荀首卜了一卦,卦象由“师”(坎下坤上)变为“临”(兑下坤上)。

    荀首心情沉重地说:“此师殆哉!《周易》上说:‘师出以律,否臧凶’。将士们服从军令为臧,违反军令为否,‘坎’为大川,又代表军众,‘坎’卦变了成了‘兑’,军心就离散啦!军心离散就会削弱战力,河道拥塞就会成为沼泽。

    “兵法说;‘治众如治寡’,指挥三军如同指挥一人,这就是告诫将士们要严守军令。现在军令不行,就像大河拥塞变成沼泽,而沼泽是最容易干涸的,所以说如果遇到楚军,失败必成定局。这一切都是彘子(先縠的封地为彘)造成的,他就算能活着回去,也一定会有大的灾祸。”

    韩厥对荀林父说:“彘子以偏师陷于险地,您的罪大了!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