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若敖氏之难(一) (第2/3页)
原因才没有赶上对庸国的总攻。但是左军所有的付出都赶不上斗般对庸国的一战——楚庄王把斗般捧上了天,却只给了斗椒一个安慰奖。
由于斗椒对堂兄的憎恨出于病态的心理,所以他也病态地认为斗般同样憎恨自己,企图除掉自己;他见堂兄登上人臣的最高位,就再也无法容忍斗般活在世上。斗椒于是找到他的“同党”蒍贾,准备与他联手除掉斗般。
斗椒与蒍贾的友谊始于楚穆王八年、两人率军进攻郑国之时。当时斗椒下令强攻新郑,结果损兵折将却毫无成效;后来要不是蒍贾设计击败了郑军,使郑国人出城受降,斗椒恐怕就要自裁谢罪了。
从此以后两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两人一起喝酒、一同出征,斗椒在前冲锋陷阵,蒍贾在后设计害(敌)人。
斗椒在一次酒宴上委婉地表达了要除掉斗般的想法,蒍贾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于是说道:“我帮夫子就等于帮自己,夫子升为令尹之时,不要忘了支持我当司马。”
斗椒大喜,他问自己应当怎么做,蒍贾说:“你只要装做什么事都不知道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我来办。”
斗椒不禁显示出疑惑的神情,蒍贾解释说:“国人都知道你与令尹不和,你离此事越远,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当年斗宜申和子家作乱被杀后(在鲁文公十年),楚穆王打算成立调查组来调查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包括斗椒在内的很多大臣都希望参与对事件的调查——这可是个大发横财或是铲除异己的绝好机会呀。
楚穆王虽然性情残暴,头脑却非常清醒,他很清楚如果任用贪婪残酷的官员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有多少良臣会因为耻于行贿而被陷害;有多少奸贼会大肆行贿而逃脱罪责;有多少人会死于公报私仇(要知道:污秽的人可以用金钱买来清白,就像清白的人也需要金钱来正明自己一样)。
楚穆王对人选慎之又慎,他听从了老师潘崇的意见,任命公正廉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