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韩原之战(五) (第2/3页)
此期间,秦穆公向吕甥问起晋国的现状,询问政局是否稳定、人民是否和睦。
吕甥回答说:“晋人不和睦。小人对君侯的被俘感到可耻,对亲友的战死感到悲痛。他们不惧被征入军伍,而且愿意立太子圉为新君,还说:‘宁可侍奉戎狄,也要报仇雪恨。’但是君子们热爱寡君,也了解他的罪行,但是不以他的被俘为耻。君子们也不惧被征入伍,但是他们认为需要等待秦国的命令。君子们说:‘必须报答秦国的恩惠,有死无二。’因此晋人才产生不和。”
秦穆公继续问:“晋人怎样看待他们的君主?”
吕甥说:“小人悲戚,认为君侯必不免于难;君子则否,坚信君侯会平安归来。小人说:‘我们屡次欺骗秦国,又拒绝报达秦恩,秦人怎么会放他回来呢?’君子说:‘我们知罪了,秦国一定会礼送君侯。怀有贰心就擒获他,臣服之后就怀柔他;没有比这更深厚的恩德了,没有比这更威严的惩戒了。臣服者感念恩德,有贰心者畏惧惩戒。韩原一战,秦可称霸!’”
秦穆公被吕甥恭维得十分舒坦,他当即表示,晋国君子们的想法与自己是一致的。
谈话结束后,晋惠公的住处就由大夫的私宅搬到了专门接待外贵宾的驿馆,他的朝服、礼冠和佩剑也被送回来了,晚饭开始享受七牢的饮食规格(每顿饭七个菜)。这就表明在秦人眼里,晋惠公不再是战利品,而是一国君主了。
秦晋两国第二天便达成协议,内容是太子圉到秦国充当人质,晋国割让河东数城给秦国,还要帮助秦国把陆浑戎迁到中原一带;秦晋世代结好,永不为敌。
为了表示对晋人的信任,秦穆公在得到人质和城市地图、户籍前就把晋惠公送走了;晋国也十分痛快地履行了义务。秦国随后在河东诸城设置官署并开始征税。
晋惠公对庆郑恨得咬牙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