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猪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猪牛 (第2/3页)

 yorkshire,southyorkshire及westyorkshire),由当地猪与中国猪等杂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种,分别称为“大白猪”、“中白猪”和“小白猪”。大白猪属腌肉型,为全世界分布最广的猪种。体长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猪两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强,每胎产仔十到十二头。小白猪早熟易肥,属脂肪型。中白猪体型介于两者之间,属肉用型。中国饲养大白猪较多。[1]

    长白猪

    是“兰德瑞斯(landrace)猪”在中国的通称。著名腌肉型猪品种。原产于丹麦。由当地猪与大白猪杂交育

    长白猪

    成。全身白色。体驱特长,呈流线型。头狭长、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大腿丰满,四肢较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产仔十一至十二头。成年公猪体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猪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遍布于世界各国。[1]

    汉普夏猪

    著名肉用型猪品种。十九世纪初期由英国汉普夏(hampshire,一译汉普郡)输往美国后,

    汉普夏母猪

    在肯塔基州(kentucky)经杂交选育而成。毛色黑,肩颈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长而直,正竖立。体躯较长,肌肉发达。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猪两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产仔八头。母性强。屠体品质高,瘦肉比例大。[1]

    波中猪

    猪的著名品种。原产于美国。由中国猪、俄国猪、英国猪等杂交而成。原属脂肪型,已培育为肉用型。全身

    波中猪

    黑色,有六白的特征。鼻面直,耳半下垂。体型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猪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体品质优良;但繁殖力较弱,每胎性仔八头左右。波中猪是一个家猪品种,1816年形成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阿密谷。波中猪是美国最古老的品种之一。波中猪在相同日龄的条件下,体重超过了其它各类猪种。[1]

    马身猪

    马身猪原产于中国省,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

    马身猪

    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坚实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7~10对。可分为“大马身猪”(大)、“二马身猪”(中)和“钵盂猪”(小)三型。虽生长速度较慢,但**瘦肉率较高。[1]

    宁乡花猪

    宁乡花猪原产宁乡,由于毛色仅有黑白之分又被称“熊猫猪”。作为全国四大生猪地方名种之一,已有300多年

    宁乡花猪

    养殖历史。宁乡花猪必须在完全天然、健康的环境下生长,远离任何人工生长素,因此它们的武冈铜鹅一起被誉为hn"三宝"。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正式确定宁乡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肌肉更有弹性、口感好、肉味香浓、没有异味腥味等特点。2006年7月宁乡猪进入农业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1]

    编辑本段驯养品种

    贝尔茨维尔一号猪及贝尔茨维尔二号猪(肉用)均在美国育成贝尔茨维尔一号猪为黑色,二号猪为红色均肉用。

    伯克夏猪(肉用)英国、日本、澳洲、新西兰、南美洲体型中等,多为黑色在各地分别培育以供鲜肉或腌肉用

    切斯特白猪(脂肪用)在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县育成体型大,白色,肤浅粉红色,性温和,母猪多育

    杜罗克猪或杜罗克泽西猪(脂肪用)北美及南美身长中等,体长,黑色1/2泽西杜猪1/2杜罗克

    汉普夏猪(肉用)美国品种体重中等,体长,黑色活泼、机灵、适于放牧饲养

    赫里福德猪(脂肪用)约1900年在美国育成体型中等,浅红至深红色脂肪用

    北欧猪(肉用)北欧、中欧及美国体型中等,白色有多个品种,供制腌肉用

    马里兰一号猪(肉用)一1941年在美国育成体型中等,黑色带白斑约60%北欧猪,40%伯克夏猪

    明尼苏达一号、二号及三号猪(肉用)在美国育成体色多样均为肉用

    蒙大拿一号猪(肉用)1930年代在美国育成背微呈弓形,颊部平北欧猪、汉普夏猪杂交种

    帕卢斯猪(肉用)1941年在美国育成白色,体重中等2/3北欧猪,1/3切斯特白猪

    波中猪(肉用)在美国育成黑色,但腿、鼻、尾为白色从俄罗斯猪、拜菲尔德猪及中国大猪育成

    波中花猪(肉用)在美国育成白色,但腿为黑色或称花斑猪

    家猪

    靽姆沃思猪(肉用)美国、英国、新西兰、澳洲、加拿大体型大,体色各异用于杂交育种,制腌肉大约克夏猪(肉用)

    伊比利亚猪因仅生长于西班牙西部伊比利亚半岛得名,是欧洲古生态系统唯一自由放养驯化的猪种,也是最接近野猪的品种。体形很小,长年放养在牧场和橡树林中,自行觅食,每天能吃七公斤橡树果、三公斤[3]

    猪粪处理

    1、新鲜粪便直接利用。

    2、青贮。利用粪便中的孵化设备微量元素把粪便中所没有分解的直接在所稳定的环境内把所有要分解的营养物质全部分解,以便所失去利用的价值。

    3、脱水干燥。我们将利用固液分离机把粪便给分离出来,把所有价值的粪便在投入使用。

    4、分解法。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方法,把所能利用有孵化设备价值东西的直接利用的一种手段。

    5、氧化发酵。粪便产生后做好在24小时之内进行发酵处理,或用保鲜膜进行封闭处理数天。当氧化发酵完成以后,家禽的粪便要封闭严格后才能保存。

    养猪方法

    概述

    1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2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3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4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5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6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7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9“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0饲养管理:科学饲养,按照猪的不同用途,不同年龄和生长需要合理配搭饲料,加强管理,搞好卫生,防止疾病发生。

    猪邮票照片集锦(9张)

    哺乳仔猪

    ①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1-7日龄为8℃-3℃,8-35日龄为7℃-5℃,舍内温度控制在3℃-1℃,相对湿度7%-4%,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固定**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④开食与补料。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0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5),日喂5-6次。

    ⑤去势与断奶。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⑥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1]

    哺乳仔猪

    断奶仔猪

    ①进猪前准备。仔猪培育舍在转入仔猪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仔猪入舍后,2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l周内控制采食,日暖5-6次,自由饮水。2周之后逐渐过渡到肥有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5),日喂4-5次,自由饮水。

    ③管理。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1]

    断奶仔猪

    生长肥育猪

    ①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肥育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断奶幼猪入舍后,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5)。肥育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

    ③管理。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按猪的品种、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10-20头。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后,舍内温度控制在21℃-16℃,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肥猪体重达90-100公斤时出栏。[1]

    农家养猪

    ⒈生喂与熟喂

    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二者无显著差别。精料类型日粮中,豆料籽实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数精料类型日粮,生喂比熟喂好,一般煮熟后的精料要损失5%~10%的营养成份,生料饲喂肉猪,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每增一公斤毛重可节省精料2~3公斤,干物质消化率二者无差别,蛋白质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此外,生料喂猪可以节省许多人工和燃料。然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饲料,如菜籽饼、棉籽饼、泔水等经过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⒉稠喂与稀喂

    稀喂因含水量多,稀汤灌大肚,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加速胃排空,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缩短,势必降低饲料营养成份的消化率。稠喂特别是生干喂和生湿喂,能加强猪的咀嚼机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延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和提高营养成份的消化率,因此提倡稠喂,干饲料拌水或干饲料拌青饲料浆水的干湿程度以捏得拢、散得开为宜。

    ⒊少餐与多餐

    必须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不能一概而论。哺乳仔猪胃容积小,消化力弱,从7日龄开始主要是诱食,可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乳,每天可喂6顿以上;刚断乳的小猪对饲料的消化机能正处于日趋增强的阶段,每天可喂4~5顿;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需要养分多,每天可喂4顿;架子猪、大肉猪、空怀母猪、公猪日喂3顿即可。夏季天气炎热、昼夜夜短,猪的活动时间也长,可酌情加喂1~2顿稀食,以防饿补水。冬季寒冷,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顿要喂得迟,以适当拉开了顿的间隔时间。而且晚上一顿还要喂得稠,以防饿御寒。

    ⒋定时

    喂猪决不可以今天迟喂,明天早喂,每天应该固定喂猪的时间。这样会使猪养成习惯,一到时间就想去吃食,并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吃食特别香,也容易消化,不易闹肠胃病,如果喂食时间不固定,打乱了猪的生活规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每顿吃起来不香,消化不良,导致猪患胃肠病,时间一长,猪就会消瘦,生长发育迟缓。

    ⒌定量、定质和定温

    定量喂猪时饥一顿、饱一顿,同样会使猪消化不良,增重缓慢,所以,当摸清猪大致的采食量后,应确定一个大体的喂量。但同一群甚至同一头猪的食量大小,往往因气候条件、饲料适口性、饲喂技术等而有差异。饲喂者掌握了猪的食量后,还要根据猪体的营养状况、饲料情况和食欲情况,灵活掌握饲料的喂量。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如槽内有剩食,下次可减少点;如果不够吃,下次可多喂点。猪的食欲规律一般是傍晚最旺,早晨次之,午间最差,一天的喂量应大体根据这个规律来分配,使猪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

    定质猪的饲料最好来于正规饲料厂,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的饲养标准配制的配合饲料。如果农家自配,也应根据饲养标准大体确定混合料的消化能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每次配料的品种和配比不宜变化太大。

    定温食温对猪的健康和增重也有较大的关系。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热水调制饲料和喂温水。如果食温太低猪吃下去后,要消耗很多体热,才能把饲料升高到与体温相等的程度,而体热必须由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氧化后产生的热能来补充,无形中要浪费许多饲料,对妊娠母猪还可能引起流产和胃肠炎。健康猪吃食时有抢食的习惯,所以给猪喂食时,不能喂滚热的烫食,否则容易烫伤猪的口粘膜甚至食道。长期喂烫食,还会引起脱毛症,使猪发育受阻。[1]

    猪日粮配制知识

    ⒈仔猪日粮配制必须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⑴日粮中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素含量高,且平衡性好,营养满足仔猪的需要,仔猪才能健康生长。

    ⑵消化率高,由于仔猪消化系统不健全,在原料选择上应采用易消化原料配制日粮,减缓仔猪营养性腹泻。

    ⑶适口性好,改善日粮的适口性,提高仔猪采食量。

    ⑷注意能量采食量,提高仔猪的体重。

    ⒉生长肥育猪日粮配制应遵循哪些原则?

    ⑴按猪品种和性别配制多阶段日粮,满足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提高饲料效率。

    ⑵注重日粮中能量和氨基酸的平衡,在满足能量需要的基础上,配以合适比例的氨基酸。

    ⑶根据日粮类型,按照猪的营养需求添加适当数量的人工合成氨基酸,满足猪对氨基酸的需要。

    ⒊后备母猪的营养水平要求是什么?

    饲喂后备母猪营养素平衡的日粮是很重要的。从开始选种到配种,应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建议日粮中有关营养素的含量为,粗蛋白0%,赖氨酸75%-2%,钙7%-8%,有效磷35%-4%。

    ⒋妊娠母猪日粮配制有哪些要求?

    由于妊娠期母猪采食能量过高会引起母猪产仔和产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妊娠母猪宜使用低能量、高蛋白日粮,适当增加日粮粗纤维含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等可减少母猪便秘。妊娠母猪的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千克、赖氨酸55%-6%,钙85%-9%,有效磷45%。

    ⒌哺乳母猪日粮配制有哪些要求?

    哺乳母猪日粮应分为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日粮,初产母猪营养需要量高于经产母猪。初产母猪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3400千卡/千克、赖氨酸0%以上,钙85%-9%,有效磷45%;经产母猪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3200-3400千卡/千克、赖氨酸85%以上,钙83%-9%,有效磷46%。[1]

    艺术猪像(11张)

    青饲料

    把好青饲料青贮关

    青饲料的青贮,可以做到全年平衡供应青饲料,同时青贮料具有质地柔软、气味好、猪喜食、营养损失小等诸多优点。青贮设备主要是青贮窖。青贮窖应选择在靠近畜舍、土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