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震怒的朱祁镇 (第2/3页)
舟山,不仅是作为玻璃,肥皂的制造之所,也是刘家将流民南迁的主要基地。
不仅是各地官府,如王振,尚铭等内廷人实际上也受了刘家的规矩,不过王振一路跪地求饶,又交了些许银两,杨寓也出面说王振只是被蛊惑,迷惑而已,还有朱祁镇求情,故而张杏最后并没有惩罚王振,只是象征性的杖责三十了事,当然以王振的手段,这杖责最终也没有打在自己身上,只是先行记下,观其后效。
但无论是打点各地,南迁移民,实际上细思起来,刘家所用的办法非常简单。
那就是花钱,大把大把的花钱。
比如给王振的就是一成利润,一年怎么也有二百万两吧。
不然为何王振会为刘家出头呢。
除去王振,各地官府,关卡,驿站等等的花费必然也不少。
更让人惊呼的是,随着了解的深入,刘家移民的政策也被杨寓等人探明。
五十亩地,十两安家银。
地到好理解,南洋虽然是蛮夷之地,但是地肯定不少,关键还是安家银上。
据统计,这次各地走失的人口最少也应有八百万到一千万以上。
一人十两,那就是八千万两到一万万两啊。
这样的大手笔,一个刘家居然如此轻松的拿出了。
这还不加那些打点各地的费用。
想想天下各州府县,属吏,属员,杂役,衙役,驿卒,关卡守备等等,牵涉人数没有十万,也有几十万吧,没人哪怕按一千两计,那也是上千万两白银。
更别说在调查当中,有些人还不止得到千万两白银。
如此算来,刘家在从大明移民到上下打点的费用,就有两万万两之多,更别说按照常理,移民南迁,还有安置,开荒,开垦,修建等支出。
这也绝对不会少,估计又是几千万两到几万万两白银。
而且能这么短时间内拿下南洋,一支强大的军队是肯定的。
要养一支强大的军队,同样需要不菲的支出。
这么一估算,四年多近五年的时间,刘家就拿出了近十万万两白银的支出。
而大明一年的收入也才二千万两白银,刨除所有支出,一年能剩下个三五百万两已经非常不错了,最多的时候也才百万两的盈余。
别说拿十万万两出来,估计拿个几千万两,甚至几百万两也很困难吧。
但刘家就拿出来了。
还把事情办成了。
这刘家哪来这么多钱啊。
就算玻璃,肥皂再利润丰厚,也不应该有这么多钱吧。
后来还是户部尚书刘中敷再细查各地账目后,发现了端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