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商业氛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商业氛围 (第2/3页)



    东南五省所在的岭南之地。

    还是贫瘠,偏远地区。

    瘴气密布,瘟疫横行。

    时人死于疫者十之七八。

    然正是自中唐以后。

    东南开始逆袭北方。

    直到两宋崛起。

    最终南方超越北方,成为了最富有之地。

    实际上虽然在古代各朝各代都推行重农抑商。

    对商业是及尽打压。

    然确并没有将商业锁死。

    各地商贾。

    南来北往的客商,跑商依然络绎不绝。

    从乡间的市集。

    到各城之内的商行,商户众多。

    这些商行,商户之中。

    或如刘家一类独立成体系的。

    所谓真正的资本家。

    也或者是很多士绅,王侯在背后操作。

    也就是所谓官僚资本家。

    当然哪怕是刘家,实际上在官府之中也是有靠山的。

    到不是那些知府,知县。

    而是那些官府之中最为庞大的公差,属吏。

    当然也有部分知县,知府吃了刘家恩惠。

    护着刘家。

    所以严格来说,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后世那种纯粹的资本家。

    都是官僚资本,官商勾结,官官相护那种。

    而其他那些小商家和小商户,也就只能依附这些人才能过活。

    就如崔家,张家等家依附于刘家过活一样。

    当然在古代。

    商户实际上是要交税的。

    如市税,关税,山泽税等等。

    唯一对商户不征收税赋的。

    那就是大明。

    在明初,朱元璋曾一度废除商税。

    后来又按三十取一进行征收。

    宣德之时曾在运河沿岸设钞关,征收过往船只商税。

    但没过多久又废除了。

    而正因为大明大规模减免商税。

    虽然一定程度上让市集,城镇繁荣了起来。

    但是朝廷的税赋确因此减少。

    造成明朝很不幸的成为了华夏历史上最穷的朝代。

    最后也是穷死的。

    想想后来魏忠贤死后。

    崇祯听从文官集团藏富于民的鬼话。

    就一度彻底废除了所有商税。

    弄得各种税收只能压在底层百姓头上。

    于是便有了崇祯一朝,越缴越叛,越缴越穷。

    到李自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