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童子试(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十六章:童子试(上) (第1/3页)

    正统二年二月八日。

    刘建梳妆,穿戴整齐。

    早早的出门,往杭州学院而去。

    今日便是童子试开试的日子。

    虽然有万般不愿。

    不过也正如父亲所言。

    有了功名,未来无论是自己,还是刘家都能更好的在大明内立足。

    毕竟自己不是如后世那般。

    在这个时代,家族利益永远是高于一切的。

    不为家族谋利,为家族谋福,为家族付出。

    又该如何为人,如何处事。

    所以,为了刘家。

    刘建必须全力以赴,参加科考。

    至于其他事。

    有父亲刘信,同辈的刘昂,刘兴等人,老一辈的刘理,刘瑛等人,还有其他十七家附庸。

    足够支撑起整个刘家目前所为。

    就算未来随着刘家事业扩大。

    这批人力不从心。

    刘建也已长大,学堂之中的学子也已在新式教材下培育成才。

    有此基础。

    刘建相信,足可为家族开一片新天地。

    不久前刘信等人已经乘船去了舟山。

    不久后也会去台湾。

    之后各项事物便会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推行,落实。

    而有了带有简化文字和注音汉字为准时新式教材。

    想必扫盲和学院教学,也将不在困难。

    当然除去文学外,刘建还要求学司司长崔统在学院内开设算学。

    作为文学的补充。

    如今建立学院虽然不算难。

    难的还是教师的缺乏。

    虽然刘家可以去聘请私塾的教书先生。

    只不过刘建和刘信商议后。

    还是决定自力更生更好。

    反正刘家和各家中识字的也不少,经过一年的学习。

    工匠,佃户,佣工中识字的也有很多。

    让他们以老带新,先顶一顶也不是不行。

    实在不行,崔统也算读过私塾,上过杭州学院。

    让他顶一下也行。

    等以后识字率,人才上来了。

    在专门,系统培训,培养老师不迟。

    刘建一路向前,一手拿着檀香木做的木盒。

    里面装着文房四宝。

    拐过几个弯道。

    不一会便来到杭州学院门口。

    杭州学院分为两块。

    一边是书院,是读书学习之地。

    另一边是贡院。

    童子试和明年的童试。

    皆会在贡院举行。

    当然按道理说,明年八月的乡试也会在杭州贡院内举行。

    不过因为浙江相比来说还有些偏僻。

    所以很多浙江的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