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9章 国之瑰宝【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29章 国之瑰宝【六】 (第3/3页)

败後,玉玺归属曹操,

    曹魏代汉,传国玺作为“君主神授”的象征,落入曹丕之手,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西晋受禅,传国玺又落入司马氏手中,

    此后,北方陷于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的局面,“传国玺”几经辗转,又落人东晋征西将军谢尚之手,谢尚把它用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献给晋穆帝,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

    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攻破官城,劫得“传国玺”,不久侯景败死,他的部将侯子鉴将玉玺投到了栖霞寺的井中,有一个寺僧将玉玺捞出收存,后來他的弟子将玉玺献给了陈武帝,

    杨坚建立隋朝后,公元589年,灭陈统一全国,传国玉玺入了隋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于是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唐朝,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温篡唐后,“传国玺”又遭厄运,

    后唐废帝被契丹击败,登楼**,玉玺也遭焚烧,下落不明,郭威建后周后,遍寻传国玺不着,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一个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玺,送至朝廷,

    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这就是始皇帝所制传国玺,但是朝野也有一些有识之士怀疑它的真伪,宋靖康元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走,“传国玺”也被大金国掠走,随后便销声匿迹,

    在南宋、金朝长期并存的一百多年中,传国玉玺一直沒有音讯,金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正月,蒙古攻灭金朝,金哀宗自尽,并未发现传国玉玺,

    宋德祐二年正月,元朝攻灭南宋,宋恭帝奉上传国玺投降,但这是南宋自己制作的玉玺,并非秦始皇传下來的,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忽必烈去世,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却神秘地在大都出现了,

    待到当年的夏四月,在上都举行的蒙古王公贵族大会上,御史中丞崔彧将玉玺献给皇孙铁穆耳,其文曰“受命天于,既寿永昌”,铁穆耳即位,是为元成宗,此后,传国玉玺在元朝传了九代皇帝才真正销声匿迹再沒有出现过,

    由是,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传国玉玺”数隐数现,自从五代时期传国王玺失踪,这块国宝真假难辨,那么,真正的传国玺到底在哪里,沒有人能回答,

    神奇,实在是太神奇了,

    消失千年的传国玉玺竟出现在了自己的书房里,直到现在孔老爷子仍然感觉这种经历对于自己太不真实,若不是亲眼所见,他真的不敢相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