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54章 激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154章 激变 (第2/3页)



    嗯?很老了吗?

    啪贺老爷子听完刘宇浩的话猛然伸手拍了下桌子,双眼暴睁,射出两道精光,瞳孔收缩到一起。

    呃这

    刘宇浩抓了抓脑袋,这时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心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在老年人面前提什么老啊,像贺世颉这种征战沙场的将军最忌讳的怕就是所谓的\u2018廉颇老矣\u2019之类的话了吧。

    哈哈哈接着说六安瓜片吧。

    看着刘宇浩古怪的表情,贺老爷子爽声一笑,脸上的皱纹舒展了许多,表现出一副气吞山河的气势。

    刘宇浩咧嘴一笑,才知道是自己多心了,贺老爷子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怎么可能和自己计较呢?把心放回肚子里后,刘宇浩也坦然很多,边回忆齐老爷子给自己讲的六安瓜片历史,边慢慢倾述。

    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清代曾列为贡品,慈禧太后膳食单上规定月供齐山云雾瓜片14两。

    关于六安瓜片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茶梗,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好评。其茶行也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

    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位茶农,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蜂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因制成茶叶外形顺直完整,形似葵花子,故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还有一种说法是,齐头山附近有一户姓祝的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常以土产孝敬袁世凯。袁酷爱饮茶,但其时当地所产的绿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一2片嫩叶,精心炒制,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高价收买,于是茶农纷纷仿制。新茶登市后,逐渐脱颖而出,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爱,发展为全国名茶。

    \u201知道的还不少啊,不错,不错,小小年纪便有此修身养性功夫算是难能可贵的了,可知道吗?刚才在烹茶时有个明显的错误。贺老爷子笑着说道。

    错误?

    刘宇浩一愣,不知道贺老爷子说的自己的明显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好象自己自打学会煮茶这几年一直都是这样的啊,而且自己用的方法都是齐老爷子手把手教的,怎么可能错呢?

    六安瓜片在国名茶中独树一帜,其采摘、扳片、炒制、烘焙技术皆有独到之处,品质也别具一格,其产制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就目前生产规模和技术精熟程度而言,则为许多名茶所无法相比。

    贺老爷子又闭上了双目,拿手指有节奏的扣着桌子,似乎讲说的很享受,刘宇浩也想知道自己错在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