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为何他不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2章 为何他不来? (第3/3页)

来,“你可算回来了……”

    辛夷打断他的话,“谁来了?”

    “周子。”辟开口道,领着马医匆匆进了后院,辛夷却是愣了片刻。

    她心中一喜,有几分期盼,又带着几分犹豫,她来到前院,然而,屋外站着一个武士,二十来岁,浓眉大眼,目光冷峻,他身上穿的是灰色短褐,腰上配着一把青铜长剑,双臂抱胸的站在门口。

    辛夷顿了顿,然后提裙上前,却被他伸手挡住,“什么人?”

    辛夷道,“我是先生的婢女。”

    武士瞟了她一眼,“我家主子正与你家先生谈话,闲人免进。”**的语气,就如他此时的表情。

    闲人?她怎么成了闲人?辛夷微怒,不过也深知这些贵人们的习惯,于是她耐住性子,侯在门边与武士相对而望。

    武士却收回眼神,假寐不理。

    这时,屋内有轻笑声传来,辛夷竖起耳朵。

    “先生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多谢先生赐教。”

    “周子无须客气,周子年少,能有此番见识,倒让鄙人汗颜了。”

    “先生,我还有一凝问……”

    后面的声音越发低沉,辛夷听不清楚,不得不移动脚步,耳朵贴近了门框。

    “咄,你这婢子好生无理。”

    辛夷一惊,抬头迎上武士的怒眼。

    辛夷自知失礼,脸色微红,她不敢辩解,退开了数步,安静的侯着,低头垂眸。

    她心里有些失望,孙周与珲一般大,听其声音并不似珲那般清澈,若不是知道此人,任谁都不敢相信,他还是未及冠的少年。

    想到珲,辛夷心中一痛,恍惚间回到两年前那个夜晚,珲在大火中挣扎的身影……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环佩轻响,门从内被拉开。

    “先生请留步。”

    “周子请。”

    辛夷抬起双眸,迅速打量几个陌生的面孔,最后目光停留在那位身着华服的少年身上,久久不能移开。

    素色儒服,峨冠博带,环佩整齐,风姿特秀。

    辛夷耳边响起了阿母说过的话,“孙周与珲有几分相似,都继承了他们母亲的美貌。”

    孙周的母亲与珲的母亲是同胞姐妹,辛夷突然拥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紧接着又是一阵心酸。

    珲,若还活着,便也这般大了,也会这样清雅高华,风度翩翩吗?

    阿母说得没错,他们果真相似,眉宇之间是如此熟悉。

    “辛夷,送周子。”叔向的声音响起,而她还未回神。

    “辛夷?”

    辛夷还在发愣,众人都看着她,特别是那双眸子,清澈,干净,含着温和的笑容,如三月的阳光。

    那双眸子不似珲,珲多少带着傲气,而他更多是贵气与优雅,但是,眉心的那颗朱砂痣,居然与珲一样,幼时怎么没有发现?辛夷的心狠狠的跳动一番。

    “辛夷?”叔向再次相唤,口气己带着不悦。

    辛夷一个激灵,赶紧移开视线,低下头,“周子请。”

    她缓步行在前,心中难掩平静,默默念着珲的名字,有些浑浑然,见着孙周,仿如见到了珲。

    辛夷把孙周一行人送到客栈外,孙周上了马车,朝她颔首,辛夷顿时愣住,直到马车驶去,她仍留在原地,久久未动。

    一国公孙向奴婢还礼,前所未闻,也怨不得他会如此受国人**戴,他果真与儿时不同了。

    车上,荚放下车窗。

    “主子,那婢子还站着。”言语之间有几分好奇。

    孙周有些不雅的揉揉腿,整个身子放松在塌上,全然没有了君子该有的规范,随意而潇洒,咨意而忘行,他呼出一口热气,荚狗腿式的凑上前,为他倒上一樽冰镇的鲜浆。

    孙周一口而饮,然后托着腮,专注的思考刚才与叔向的一番话。

    而那位武士却嗤笑出声,“洛邑的女子都对主子入了魔,想不到叔向的婢女也是这般,依我看,叔向也不过如此。”

    孙周目光扫来,带着淡淡的浅笑,略显稚气的脸上,却透出不可忽视的威慑。

    “子袄,不得无理,叔向乃贤士,有君子之风,若能得他相助,即使晋国如虎**,我也不惧了。”

    子袄听言,拱了拱手,“袄失言了。”尔后又道:

    “主子,奴己打听到,叔向此番到洛邑,只带了两个随从,其中那个婢子甚为奇怪。”

    “哦。”孙周朝他看来,子袄把刚才辛夷要偷听之事,一一相告,一旁的荚听了笑道,“这个婢子定是心仪主子,刚才她见着主子,眼都不眨。”

    孙周有些反感不悦,俊眉轻皱,即便如此,也是风华绝代。

    第5章:被揭穿了

    子袄瞪他一眼,以眼神示意,主子尚轻,不懂男女之事,休得胡言。

    荚挑挑眉,谁说不懂,那些贵人们这般年纪时己有了妾室。

    子袄暗哼一声,偏头不理会。

    子袄又看向孙周,问道:“主子欲邀叔向入晋,可曾向他说起?”

    孙周摇了摇头,“智赢与士鲂虽到了洛邑,但迎新君还没有正式文书,我若谈及归晋之事,岂不显得我迫不及待,有窥视君位之嫌。”

    两人不语,点头称是,如今的形式,他们万万不能行错一步,否则两年来的努力将前功尽弃。主子年少,有时还有小儿习性,但他思维甚密,他们从不敢小看了他。

    辛夷回到前院,马医正在与叔向说话。

    “先生,此马食了郁李藤,因而腹泻,所幸食之不多,并无大碍,但是却不能长途跋涉了。”

    “胡言。”辟冲到马医面前,“风每日都是我亲自喂养,怎么会食了郁李藤?难道我连郁李藤与草料也分不清吗?”

    马医道,“郁李藤与草料混合一起,有时也难以发现,不足为奇。”

    “我……”辟有些委屈,他照顾风数年,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纰漏。

    “辟。”叔向打断他的话,“你先送医者出去,此事,我自有定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