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六一章 大国之路(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六一章 大国之路(四) (第2/3页)

有皖浙两省来看情况的地主。细心人的发现,此次军警都没有带枪,每人手持的都是盾牌和两米长的木棍,用以隔开双方和防爆冲突,所以不少懂行的人都大松口气。

    “快看。”人群陡然一阵骚动,杨老板和大家扭头看去,只见军警隔出的道路上走来十几位身着长袍气度不凡的男子,当看清楚面貌后,顿时有人倒吸口冷气:“乖乖,那不是在住在我们徐州的王聘卿王老爷子嘛。”

    “看看,都是北洋的老人。李纯、段总长扎辫子那个是张勋张大人!咦?那冯老爷子吗。他不是投靠了杨司令,怎么还和北洋老人有说有笑的?对了,那个黑脸的是谁?那是安司令,看见没今天来的兵都是他手下,听说他是杨司令身边的护法金刚。安司令,没听说过啊?不是只有蔡司令和岳司令吗?你啊,多看看报纸!如今在法国的岳司令和蔡司令都是管外面兵的,专门打俄国毛子兵和日本兵的,安司令的兵是专打土匪管国内的。哦你们说,安司令会不会把那帮地主都抓了?老子看他们早不顺眼了。”

    “看啊,洋人!乖乖,那么多洋人来了!还有个小日本。”杨老板等人的目光中,汉格尔和刚刚抵达上海不久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泰格-卡瑞斯步入会场,他们身边是上百赶来的各国观摩员和记者。显然这些嗅觉灵敏的欧美远东政治活动家们也意识到此次开庭意味着什么。

    泰格-卡瑞斯背着相机,指着旁边入座的王士珍等人,问道:“汉格尔阁下,您对那些前北洋官员列席有什么看法吗?”

    汉格尔虽然已经辞去美国商务参赞的工作,但酷爱东方的他很快就得到美国银行的青睐,成为美国银行驻上海代表。虽然不再为政治服务,但多年远东外交官生涯建立起来的深邃目光却非普通人能拥有。他笑着拍拍刚来的泰格大记者:“泰格先生,您还不了解这个国家。北洋虽然已经消失在政治圈,但他们代表的保守却没有消失!”

    泰格继续问道:“那您觉得这次审判过后,地主阶层真会做出妥协吗?还有,对于这个新出现的农会,您觉得它的存在是否违反了法律呢?”

    汉格尔说道:“泰格阁下,法律是基础,是国家执行的依据!没有工厂主会喜欢工会。更没有地主会喜欢农会。所以他们从开始出现就被认为是违法组织。但您不觉得他们的存在其实是帮助政府打破垄断和强权,帮助弱势群体吗?虽然讨厌,但至今没有任何民主政府真正地取缔了他们。因为政治家们都明白,很多社会问题是无法用行政命令和暴力手段去解决的,真正地办法是互相监督和制衡。”

    “那么您对杨秋阁下突然想解决土地和人口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是怎么看的?军队正在向这里调动。储备粮食也多了起来,市场粮商被限定提高价格,这是不是意味着杨秋阁下支持农会?”

    “呵呵泰格先生,这些事您应该去采访他。”汉格尔睿智的笑了笑,回答道:“从我的观点看,苏浙皖三省虽然靠近沿海,又有上海、扬州、南京和杭州这些大城市,但却是人口和土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肥沃的土地人人都想要,前清时期官员的侵吞、江苏盐商的一掷千金。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