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六零章 大国之路(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六零章 大国之路(三) (第2/3页)

强势的麻烦。如果我们国社能将全国农会都组织起来,那么4亿农民就都会知道国社,知道是我们帮助他们取得公平,那样呵呵任谁也撼动不了了。”

    “果夫说的没错。”陈果夫话音刚落,宋子清站了起来:“我国是农业国家,农民是国家主体人口,即使将来工商发展起来也很难压过他们。看此次欧洲战争,规模之庞大、动员人数之多都是无法想象的,一旦遇上生死战争,农民就将成为决定性的力量,如果他们支持国家,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杨秋点点头,赞同他的看法,扭头看向张文景:“文景,大总统和总理怎么说?”

    张文景不像两人那样激动,说道:“大总统和总理都没表态,他们都希望您来拿主意。”

    “两个老狐狸!”陈果夫不忿插了句嘴。这种事情做好了名垂青史,做不好遗臭万年,也难怪他们会避开。张文景笑笑:“这是得罪人的事,官场上谁不是士绅出生?就连你我算老底的话都是士绅阶层。要不是这几年诱导他们往工商走,又发行那么多工业股票吃红利,这件事根本就办不成。他们现在默许办,已经算难能可贵的进步了!不过他们最担心是造成全国性对峙出现,要知道马上就春耕了,储备粮最多吃掉夏天,所以刚才我来前少川总理说,运动规模要掌握好。”

    三人都明白唐绍仪担心什么,其实这也是他们担心的。因为运动这个词太难掌握,本身也是违法的。民国立国之初就强调临时约法,确定宪法后同样再三强调不得违宪,而运动本身就是个很含糊的词汇,温和的罢工也是运动,激烈冲突也是运动。而更重要的是,运动会不会牵扯军队呢?要知道国防军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子弟。军队是决不能干涉内政的,这是必须坚持的底线,否则这点小事随便派支部队就能解决了。

    不过杨秋却心动了,真的!后世政府给劳资双方擦屁股的事情太多,就因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最终导致政府公信力都出现问题,而后世他熟知的工会和农村合作社说句难点,除了组织看电影外完全不具备西方工会的制衡性能!但现在这个农会却能让劳资双方的天平一下均衡起来,政府将来只需要维护法律的公正就可以了,所以这还能促进国家普及法制化。此外农会一旦成立,也可以引入农村合作社那种概念,通过他们传授更先进的耕种手段,解决农民自主创业中资金和担保的问题。就算不说解决农民和士绅间关于土地利益分配的问题。光是中央政府威信就让人不舍了。因为一旦农会和士绅成为均衡力量。那么双方将来都必须靠政府和法律解决问题,从此逐步打破氏族力量管辖地方的局面,为进一步推行乡村自治打下基础!或许有人会说当官的都是氏族出生。但随着免费义务教育展开,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进入政府工作,出现平民总统都极有可能。

    当然。组织农会只是土地改革的第一步,它无法彻底解决土地分配权的问题,只是能从立法和监督上确保农民负担更小。但它的意义在于将土地改革约束在法律范围框架内,这样就为即将出台的《土地改革法案》和《征收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