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七章 特派大员 (第2/3页)
落地时甚至有些眼晕。作为议员他也算见多识广,但还是被这种大飞机吓了一跳。直到戴季陶和董用威走下飞机才回过神来迎上去。
“抱歉,出发时起飞晚了,让汤市长久等。”董用威很客气地伸出手。作为1913年首批西南公派留学生。他在美国学习了三年文学后转修法律,直到年初才回国。第一批国社西南公派生回国后都受到重用,他本人也进入司法部任民国地方法律事务专员。
汤觉顿听说过董用威,也知道他是杨秋第二任秘书,但也仅仅是知道这些而已。自从几天前徐州和苏皖的士绅用佃农契抵制移民土地法后,共和党内就一直忧心忡忡。却没想到,担心半天对方居然派这么两位。司法部专员和国社刀笔,民国新闻总署署长戴季陶这是打什么主意?两人虽说都是中央政府官员,可论资排辈也仅在边缘,难道要掀起舆论用律法解决?
要真这样倒是不用太担心。毕竟契约是实打实的,民国中央政府也是公开承认的。
何况苏浙皖和全国其它省不同,三地不仅人口过亿,也是乡绅地主最集中的地区,整个江南大部分膏脂田地都在乡绅手中。更重要的是,苏浙皖三省是国内传统人文地区。文人氏族力量之强远非想象,民风更比很多西南山区都保守。当年杨秋统一全国,西南、中原、东北甚至两广都动过刀子,唯独苏浙皖三省除了搞掉倪嗣冲外就没动过兵,对张季直、徐固卿这些苏浙皖要员也采取怀柔政策,前者任农业部长,后者至今还是江苏省省长。全国各地都被杨秋走了个遍,唯独苏浙皖独善其身,为何?就是因为他知道这里有占全国半壁江山的士绅阶层,目前的民国政府官员中半数以上都是士绅阶层,归国学子中也有七八成都是士绅子弟。动了龙头,龙身最起码也要抖几下!
想到这里汤觉顿自觉有了些底气,一边招呼两人上车一边笑道:“看这事闹的,都怪我等办事不利,给中央政府添麻烦了。”
“汤市长客气了,我和天仇可不算中央要员,撑死也就是来看看大家有什么纠纷。如今正是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发展国力的好时节,莫要伤了和气让洋人笑话。”董用威看似和气但语气锋锐,一顶齐心协力发展国力的大帽子让汤觉顿暗暗上心,刮目相看的同时也盘算杨秋到底打什么主意。笑道:“是啊,大总统、副总统和总理三人殚尽竭虑,好不容易才有今日盛世气象,我们这些人帮不上忙也不该添乱。”
戴季看了眼,问道:“听说汤市长曾留学日本学习政治和经济?还曾在横滨大同学校任教习以华人之身能在日本任教习,天仇佩服。”
说起这段往事汤觉顿也暗暗自得,连忙拱手说了几句客气的谦虚话。
车子很快抵达市府。因为这里原本是满清时期的徐州县衙,所以好多老人至今管这里叫县衙门。到了门口才发现四周早已挤满从各地赶来的佃户长工,这些人大都是想参加移民赌一把,从此改变贫苦人生的,可一纸契约却害得他们无法拥有自己的田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