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张宗昌的光明大道 (第2/3页)
光却毒辣的厉害。回地方?现在杨秋实行的是中央大权一把抓,地方分权让你自治的新政。回去混上一官半职倒也不稀奇,可问题是眼下是乱世!乱世里的地方官狗屁不如,再有本事又能咋样?当个县议员?或者省议员又咋样?等你一级级升上去头发都白了,何况那杨秋实行新法后又搞司法**,万一出点事吃不了还得兜着走。所以他宁愿在军中混着,最起码军队比外界封闭,加上锻炼出来的手面广,人头熟这些优势,指不定再过几年肩膀上就是少将军衔了。
只是军中也实在是太清苦,眼瞅着难熬之际,中日战争爆发了。
开始他还战战兢兢甚至做好带人回西伯利亚自立山头的打算,却没想到居然等来日军38联队被全部剿灭的消息,连联队旗都被拿去南京展示!那时他就想到可能会赢。开始时他是格外卖力,组织运输队,采办粮食物资样样不落,但随着他被分配到搜缴日本遗留物资的任务后,老毛病终于犯了。
最先遇上的便是投资千万的日资抚顺煤厂。当小金库打开露出里面白花花的银子和一叠叠钞票后,他眼珠子都快瞪直了,实在忍不住就悄悄弄了好几千。开始时还担忧几天,但混乱战局给了他胆子,第二家、第三家不到三个月就敛起了十几万家底。敛财时他还总结了专讹被捕日本人,别碰由宪兵和专门官员处理的东西,机器设备摸都别摸等等经验。
这些士兵正是当初跟着他一起从海参崴回来“干革命”的成员,几年颠沛流离使得绝大多数都吃不了苦走了,就剩他们还在身边,所以江湖义气极重的张宗昌自然不会亏待。见到他来,士兵连忙点头哈腰:“还是老大知道得多,连破冰船都知道。”
“这种船海参崴有好几条,专门冬天破开冰面用的,就那艘也都是当年日本从毛子手中抢夺来的。”别看张宗昌本事不大,但记性却格外好,当初在海参崴混饭吃随几个俄国水兵逛了圈军港后,一下子就对军舰型号头头是道。
“呦,老大?这枪你怎么别腰上了?”一位手下认出了他腰里的南部式样、手枪,还以为是忘记遮掩连忙过来讨好想替他扣上扣子。毕竟这枪来历不正,是从一个日本商人家里抄出来的,同时抄出的一万多日元都被他们几个瓜分。张宗昌却不怕,一把拍开手:“滚犊子,老子是那种不知深浅的人吗?这枪我已经去登记过了,没事。”
张宗昌并非喜欢这把南部式手枪(非后期南部十四),这玩意打不准不说还质量奇差连日军都不用,他无非是贪图新鲜,外加也有炫耀的心思才插在腰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对日急先锋。
“怎么样?”张宗昌岔开话题,问道:“今个有收获没?”
“哪还有收获!”手下满脸晦气叹口气:“这不,这是最后一艘船。这下除了朝鲜那边除外,咱这块连根日本毛都见不着了。这几座仓库里都是不值钱的洋灰,刚才还有人来看过不好动。”
眼看自己的“钱袋子”全都撤走了,张宗昌也满心不是滋味。多好的财神爷啊!要是再多打几年别说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