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黑色黄金——鱼子酱 (第2/3页)
然不能再做,于是重点全面转移到饲养可生产鱼子酱的成鱼。”
“可是鲟鱼也不是好搞定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般等级的鲟鱼可是要七~九年才能达到成熟期,如果想生产个白鲸等级的鱼子酱,动则要养个20到60年。”
“呵呵……你觉得很想,或有本钱养一条这种鱼吗?这可不比白兰地或威士忌丢在那儿30年就好了,每天得喂它,还得担心它生病什么的,只有自个养小孩是这样个养法的。因此财政与技术两大难题纠结下,目前还是没啥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
赵峰点头,他很了解这些养殖鲟鱼的商人的心理,商人逐利这是世上的常理,可技术达不到,就算再大的利润,也只能在这干着急。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导致了野生鲟鱼的数量急剧减少。”唐天佑道,“在1985年,苏联生产超过650公吨的鱼子酱,伊朗还能生产个350公吨。”
“可是在1997年俄罗斯官方统计鱼子酱生产量已减低到250公吨,而伊朗也只有120公吨。而这两年反常的气候条件更进一步造成鱼子酱产量的降低,产量可能已经降到只有200公吨,其中120公吨是来自俄罗斯。”
“而据权威的美食联锁店瑞士鱼子酱之家预估,目前全世界的鱼子酱需求量应该在350公吨左右,而生产量只有200公吨。”
“越是供不应求的东西,就越引得人们的追捧。”赵峰感慨,“可再这么捕捉下去,鲟鱼岂不是会被灭绝了?难道就没什么应变措施吗?”
“本来是有的。”唐天佑笑道,“可由于前苏联政权的瓦解,原来在里海归苏联政府管辖的鲟鱼鱼子酱的生产捕捞制度也随之瓦解。”
“而接下来用猜的也知道,这些身上带有每公斤值3,000美元零售价鱼子酱的鲟鱼们的下场是什么。”
“以往在里海捕捉鲟鱼的国家只有两个――前苏联及伊朗,现在则一分为五个,分别是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